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全面深化改革、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物流成本、时代新人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郑功成:从人民利益出发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郑功成指出,只有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把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环境等老百姓关切的事情融入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才能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转化成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切实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同时,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优化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另外,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巩固完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成果;完善就业制度,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流动的体制和政策弊端,促进公平就业、消除就业歧视;完善教育制度,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完善医疗卫生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
摘编自《人民日报》
【宫长瑞:系统构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数字化治理机制】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甘肃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宫长瑞表示,把握数字技术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的新引擎新机遇,着力构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数字化治理机制,对促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效能的整体跃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其一,树立数字化理念,打造治理方式智能化新高地。常态化开展数字化相关培训,引导治理主体充分认识到数字化治理是破解黄河治理复杂难题、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的有效方式;把数字化治理意识、治理能力作为评价和考核治理主体的重要指标,以更大力度推动治理主体在具体实践中积极寻求和主动探索数字技术与环境治理融合的科学方法。其二,汇聚数字化资源,构筑治理决策科学化新根基。持续畅通不同层级治理数据高效汇聚和共享应用的通道,运用数字技术全方位搜集和整合条块分割的生态环境数据;科学统筹数据要素的标准体系建设,统一规划跨流域、跨层级数据共享的传输通道,推动形成覆盖范围广、数据类型全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数据。其三,升级数字化平台,培育治理主体协同新动能。以数字化平台为依托加快构建一体化联动共治的跨流域治理体系,加强沿黄九省(区)的信息互通和交流协作;以数字化平台为牵引,不断拓展不同治理主体参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方式和渠道。其四,开展数字化监管,开创治理过程动态化新局面。统筹推进跨流域、全链条的数字化监管,开展全方位、全天候、全要素的监测感知和预警预报;运用数字技术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各生态要素面临的风险因子进行可视化呈现和深度化分析,增强重大风险的综合研判、科学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其五,推进数字化管理,实现治理模式系统化新突破。通过数字技术的智能化采集和集成化处理,对黄河流域生态系统各要素的治理情况以及各流域治理的具体情况进行清单化和网格化管理;运用数字化统一管理各流域的治理情况,推进各流域生态环境区域差异性和生态环境系统关联性的有机整合。
摘编自《光明日报》
【刘大可:统筹推进全社会物流成本实质性下降】
北京物资学院副院长刘大可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物流体系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但有关研究显示,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物流成本依旧偏高,存在较大下降空间。第一,合理布局物流网络并优化物流线路。通道、枢纽、网点是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的三个基本要素,合理布局物流网络、优化运输线路设计、缩短运输里程,不仅能够缩减物流时间,而且能够较大幅度地降低物流成本。第二,以新技术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智慧物流在缩短物流时间、提升配送效率、减少物流延误和损失、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物流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第三,充分发挥企业在降低物流成本中的重要作用。应通过大力培育国际化大型物流集团,依托物流企业的规模化及集群优势,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第四,优化监管与服务以降低社会管理成本。通过建立统一的市场基础制度规则和监管措施,破除地方保护,解决物流堵点卡点,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摘编自《经济日报》
【杭行、纪志耿:把握重点,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杭行、纪志耿认为,新时代高校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着力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断推动形成青蓝相继、薪火相传的生动局面。在深化战略思维层面,要着眼全局视角谋篇布局,将培养时代新人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要立足长远眼光深入思考,既要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革新人才培养理念、体系、内容、方式等要素,又要着眼长远,前瞻部署,为社会各领域各行业输送创新型、专业化、高质量的人才;要树立整体思路全面把握时代新人培育的核心要义,着力把培养时代新人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在强化理论武装层面,要系统化开展课堂教学,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大学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大学生,使其成为大学生做人做事的基本遵循;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大学生,使其全面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价值真谛。在注重躬身践行层面,要促进大学生增强实干本领,在培养大学生的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和实践意识上下功夫;要鼓励大学生深耕社会实践,深入社区、农村、企业等基层一线,在知行合一中读好社会无字之书;要激励大学生勇担时代重任,引领大学生在新征程中增强职责使命意识、锻造挺膺担当品质。在创设优良环境层面,要创设健康和谐的家庭塑造环境,家长要以身作则,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要创设立德树人的校园培育环境,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要创设公平公正的社会用人环境,让有真才实学的青年才俊有用武之地;要创设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环境,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引导,提高网络综合治理效能,防范网络意识形态风险。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光明网记者 赵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