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文化建设、新质生产力、粮食安全、制度开放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秦龙:强调文化主体性,尊重文明多样性】
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秦龙认为,文化主体性关系到一个国家或民族对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凝聚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认同和价值共识;文化多样性关涉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汇聚着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磅礴力量和经验智慧。文化主体性强调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以继承发展的态度和立场对待本国本民族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主体性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两个结合”基础上生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范畴。其中不仅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更包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一切优秀成果。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主体性,对于坚定文化自信、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具有基础性意义。文化多样性强调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高度,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和胸怀对待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具有中华民族的文化独立性,又具有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既要强调文化主体性,又要推动文化交流互鉴;既要保持中华民族精神独立性,又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内在地结合起来,实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相融通。
摘编自《光明日报》
【张春敏、黄婧: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张春敏、黄婧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加快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以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快健全新型举国体制,集中力量进行技术攻关。要针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战略博弈必争领域强化精准政策支持,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促进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供给。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强自主创新,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企业常态化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决策的机制,支持科技领军企业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要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构建由国家实验室、高水平科研院所、高校和创新型领军企业等创新主体共同参与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的承载力。构建良好创新生态系统。要推动政产学研资等一体发展,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注重资本赋能,积极培育投资于民营科创企业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早期投资力量。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加大政策供给支持力度,放大政策乘数效应,为推进企业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注入活水。
摘编自《人民日报》
【刘长全:积极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刘长全指出,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明确新时代粮食安全要求与重点任务,积极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是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举措。保障粮食安全首先要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面积,意味着既要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又要加强对非传统耕地资源开发利用。需进一步明确产销区在保障粮食安全中承担的责任,切实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进一步缓解产销之间利益倒挂问题。推进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促进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在粮食主产区集聚和协同发展,实现粮食产业增值对粮食主产区的反哺。增单产,是今后我国粮食增产的重心所在。在耕地方面,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完善农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和耕地稳产增产能力。在种子方面,优良品种对粮食增单产有很大贡献,也有很大发展潜力,需强化种业创新和优良品种选育推广,进一步发挥新品种增产潜力。
摘编自《经济日报》
【李娣:推进深层次改革与高水平开放】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李娣指出,“制度型开放”是我国高水平开放的核心内容,既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也是一次深层次改革。制度型开放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抓手,也是以开放促改革、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一方面,有效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求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跨境电商、数字贸易迅猛发展,5G、人工智能等前沿关键技术多点突破、交叉汇聚,推动以工业互联网装备、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服务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迅速发展,各国纷纷抢占新规则、新标准制定的战略制高点。这要求我国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在推动联合国框架下,共建以制度为基础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提出更多中国方案;在改革西方主导的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经贸规则中有更多主动作为;在领先优势领域,主导全球规则制定权。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制度型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要借鉴和引入国际高标准规则等制度创新成果,深化“边境后”管理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微观经营主体活力和创造力,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吸引全球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
摘编自《学习时报》
(光明网记者 李彬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