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是理论研究的“富矿”,也为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现实场域。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相互成就。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建构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主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开展高质量调查研究是建构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必由之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任务。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执委会副主任,中央团校副校长、教授廉思在《光明日报》撰文指出,对于社会学研究者而言,建构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一项核心使命就是通过建设准确认识中国社会的经验系统,形成对中国社会具有强大解释力的独创性理论观点。而任何理论观点都必须建立在扎实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基于实证立场、采取田野视角、运用调查方法对社会问题展开研究分析,是社会学一以贯之的学术品格。正是因为这种“到达现场”的学术传统,社会学才能成为科学理论体系,才能成为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在此意义上,开展高质量调查研究是建构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必由之路。研究者不仅要继承调查研究传统,更要在问题意识、研究方法、分析视角、理论阐释等层面强化实证特色,用确定性、可感知的经验事实,把调查研究视为建构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逻辑起点。详情
学校是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首要场所
建构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既是为了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也需要通过教育工作来实现。而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蒋爱花在《学习时报》撰文表示,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仅是日常交流的工具,也承载了不同民族间的情感沟通与信息交流,更是沉淀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尽管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当前已取得了广泛共识,但推广普及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相关的服务保障也不够完善。目前来看,大中城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任务已基本完成,但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普及率仍存在显著差异,很多农村地区只有50%—60%左右,有些民族地区则更低。还有一种声音认为,边疆地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困境,在于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保护民族语言文字之间存在矛盾。实际上,“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保护民族语言文字”之间的关系绝不是矛和盾的关系,我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既明确了国家推广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同时又明确了保障少数民族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的自由。从整体布局来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推广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传承保护,旨在更好地保障各族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教育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作为教育体系核心组成部分,学校是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首要场所,学校教育是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的主要渠道。详情
教育改革是一个不断变革、创新和发展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建成世界规模最大且有质量的教育体系,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副教授杨文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范国睿在《中国教育报》撰文认为,面向未来,为建设教育强国,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目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一是要建立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是要优化教育体制机制,激发教育主体活力;三是要促进协同治理,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四是要应对智能技术挑战,促进智能教育治理迭代发展;五是要完善保障机制,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教育改革是一个不断变革、创新和发展的过程。面向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详情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
当今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刘彦蕊在《人民日报》撰文表示,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以教育之强成就人才之强,能够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加强科技创新既需要通过教育事业输送优秀人才,又能够推动教育领域改革和发展,也是推动人才培养的重要动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进一步发挥人才优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更好把我国的教育优势、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我国经济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爬坡过坎的重大关口,必须进一步增强发展信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只有增强系统观念,把教育、科技、人才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才能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详情
(光明网记者 陈锐海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