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苏格拉底究竟缘何而死
首页> 理论频道> 文史科教 > 正文

苏格拉底究竟缘何而死

  作者:徐松岩(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希腊研究中心教授)

  苏格拉底之死,是历史上的一桩公案。正如对他的思想有不同评价一样,对他的死也是看法各异。有人认为,这是彻头彻尾的冤案,苏格拉底是阴谋的牺牲品;有人认为苏格拉底是杀身成仁;有人认为苏格拉底的罪状完全可以成立,纵然他的人格是伟大的,追求的境界是崇高的;也有人说,苏格拉底是因为“教过‘三十寡头’政府首脑克里提亚斯(Critias)而被判处死刑”的;还有人说,“使得苏格拉底最后惹来麻烦的是他的政治观点,不是他的哲学观点或神学观点”,认为“他是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的第一个殉道者”;E.巴克尔(E.Barker)认为苏格拉底“确实殉道于他的唯理智主义的政治观念”,“他的死是因为人们认为他威胁到了国家的政治秩序;但既然那种秩序与在形式上崇拜城邦诸神联系在一起,他就同时被指控威胁到了这种崇拜”。然而,事实上真的因为他杀身而成仁了吗?苏格拉底究竟因为什么被处死的?他果真有罪吗?的确,苏格拉底之死,已经构成他的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唯其如此,这一事件才具有如此长久的震撼力,也许是时至今日人们仍在探讨的一个理由。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人们讨论苏格拉底之死的论著可谓汗牛充栋,但很少有人把他的死与另外一位命运相似的同代人联系起来。他就是下文将提及的雅典政治家塞拉麦涅斯(Thramenes)。如果将二人的经历加以比较,也许会为揭开这个千古奇案的谜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公元前399年,年逾七旬的苏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政府判处死刑。原告有三人:麦里托斯(Menetus)、吕康(Lycon)和安尼图斯(Anytus)。前二人为不知名的诗人、修辞学家,后者在公元前403年雅典民主制重建的过程中有功,已是平民派领袖之一,也是在这一事件中真正起作用的人物。控告苏格拉底的罪状主要有两条:一是他不信雅典官方宗教而另立新神,所谓“慢神”之罪;二是说他蛊惑、败坏青年。在由501人组成的法庭上,苏格拉底从容答辩,表现得异常自信甚至有些盛气凌人。他完全否认所谓“慢神”的指控,但承认他确实相信一种“灵迹”(daimonion)。他说,从幼年起便有一种“声音”伴随着他,当他决定做什么事的时候,声音对不该做的事往往预加阻止,也只有他自己能够听得见;不过,声音从不告诉他应该怎样做。实际上,这条“罪状”是雅典社会笼统地攻击自然哲学家的一般口号。从苏格拉底的许多言行来看,他是个虔诚的人,说他另立新神,恐怕难以服人。

  另一条败坏青年的罪状,或许更带有实质性。所谓败坏青年,就是控告苏格拉底把青年引上了邪路,说他“探究天上与地下的事物,惯于颠倒黑白,并以此教人”。苏格拉底理直气壮地作出答辩,说他毕生都致力于探求真理,以善德劝导青年,如同父辈对待子弟一样,怎么可能以邪恶教唆青年?其实,苏格拉底非常清楚,原告的意图不在于和他说理,而在于给他定罪。

  苏格拉底真正的死因主要是由于他直言不讳地批评雅典的民主制。他对雅典抽签选举、公民大会的组成成分和当政者的无知颇有微词,认为既然理发、做鞋都需要专门技艺,治理邦国这么大的事儿自然需要智慧和专门知识,不能随机抽签选个什么人都可以胜任邦国的领导工作。在他看来,政治智慧、政治艺术及美德和专项技能知识不同,是不可传授的,因此邦国应当由内行(专家)来治理。他说:

  我同希腊人一样认为雅典人是聪明人。我看到当我们召开公民大会的时候,当这座城市必须进行某项建筑事业的时候,他们会找来建筑师作为顾问。当涉及建造舰船的事务时,我们会找来造船师,诸如此类的事以及其他事情都能够教授和学习。如果有其他不是行家的人向他们提出建议,即便那是一位很有教养的、富裕的贵族,他们也不会听他的,而是嘲笑他,直到那位演讲人被轰下台或自己撤销建议,或者在主席的指令下由警卫揪他或赶他下去。在关于技术问题上他们是这样行事的。但当争论涉及城市的一般政务的时候每个人都可以站出来提建议,无论他是木匠、铁匠、皮匠、商人、船长还是富人或穷人、贵族或平民。他们没有在什么地方学习过,也没有自己的老师,却没有像指责那些提出建议的人那样指责他们。

  苏格拉底还举例说,伯里克利给了他儿子各种教育,但他个人取得成功的政治智慧或美德却没能教给自己的后代。他认为,智慧或美德不同于专门知识或技能,是不可传授的。因此他认为智者许诺能够教会人们从政是值得怀疑的。

  基于这种“专家”治国的思想,苏格拉底对雅典民主的重要制度之一的抽签选举法提出尖锐批评,认为“用抽签的方法来选城邦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雇佣一位舵手或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

  苏格拉底阅历丰富,见多识广,思想敏锐。上自国家的政治法律,下及民众的道德宗教,无不加以评述;尤其是敢于一针见血,针砭时弊。因此,对于雅典其间频频政变而出现的种种政制,他都要加以批评,更何况他的周围还有一批聆听他教诲的青年人。这不能不引起当政者的嫉恨。而且苏格拉底一贯自以为是,软硬不吃,说起话来滔滔不绝。他指出,雅典固不乏物质和精神文明,美中不足的是它贪求富贵而忽视善德。他把雅典城邦比作行动迟缓的大马,将自己比作马背上的“牛虻”,如果没有牛虻的刺蛰,此钝马就会失去奋发图强之志。他甚至说:牛虻乃上天赐予雅典,今日若杀我苏格拉底,雅典将不会再有第二个牛虻。其实,在“三十寡头”当政时期,克里提亚斯已经准备给苏格拉底治罪了。大概由于苏格拉底的言论并未直接危及当政者,也由于该政权很快垮台(仅维持约8个月),苏格拉底侥幸逃过一劫;可是,随后恢复的民主制政权,为了稳定政治秩序,消除那些令他们不安的政治因素,便迫不及待地对苏格拉底下手了。因此,苏格拉底的这两条罪状皆是似是而非,真可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公元前5世纪末是雅典历史上一个多事之秋。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最后战败,对其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以至民众心态都产生重大影响。战争最后10年雅典政变频仍,其中大都与期间的风云人物塞拉麦涅斯有关。修昔底德认为塞氏“多谋善断、辩才出众”,在古代就有人称他为“史上最优秀政治家之一”,也有人贬斥他为反复无常的“墙头草”,时至当代依然争议不断。事实上,很难将塞氏归于传统的寡头派、民主派或中间派。他屡屡参与政变,推翻旧政府,建立新政府,最根本的目的是希冀从“祖先的宪法”里撷取某些条款,通过“托古改制”即修改宪法来为现实服务,属于务实的政治家。因此,如果说塞拉麦涅斯是“一切政府的破坏者”(亚里士多德评语),那么,苏格拉底也许就可以算是“一切政府的批评者”了。塞氏之死主要是由于其政治行为得罪了当权派,苏氏之死主要是因为其政治言论触怒了当政者。塞拉麦涅斯是一位政治家,实践者;他的死,和作为思想家、批评家苏格拉底之死一样,都算得上是雅典历史上的悲剧。实际上,他们的行动和言论,他们的“破坏”和“批评”,又都是以雅典邦国根本利益为依归,并且是符合雅典国家的长远利益的;他们至死都希望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每况愈下的雅典能够重振雄威,雄霸希腊世界。然而,雅典的历史毕竟没有按照他们的设想发展。在那种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他们都不能见容于当政者;在一个有浓重法治传统的城邦,他们最终不得不踏上同一条归途:以合法方式被处死。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早期国家形态比较研究”(22VLS012)阶段性成果)

    

[ 责编:李彬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阔步迈向网络强国”互联网企业微党课

  • 何以模范 | 北疆文化系列专题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