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樊继达(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深刻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创新本质和规律的深刻洞察,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精准把握,对教育科技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的高度重视,我们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做好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这篇大文章。
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实现了从文盲大国向教育大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需要把握以下着力点。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紧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不断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桎梏,坚持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优化高等教育布局。根据世界科技演进态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动态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设置,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学科群体。紧扣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培养国家战略人才、拔尖人才和急需紧缺创新人才,推动教育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健全高校科技创新机制,引导高校与企业加强融合,面向产业需求共同凝练科技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协同培养科技人才,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能。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将创新成果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强教必先强师,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对师德违规问题“零容忍”。完善教育对外开放策略,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鼓励国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来华合作办学,早日建成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以教育公平为导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且高质量的教育已成为人民群众的重要民生需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教育领域的基本体现是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优质教育供给不足且配置不均衡的矛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这是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根据学龄人口峰谷变化情况,提前做好布局调整,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让均等化的高质量教育普照所有适龄人群。健全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完善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的关爱体系。推进教育数字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
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根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加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整体谋划和推进,科技创新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基础前沿研究实现新突破,战略高技术领域实现新跨越,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创新主体和人才活力进一步释放,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当前,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坚持“四个面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我国科技资源配置一定程度存在封闭、分散、重复、低效等问题。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形成协同创新的综合优势,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适应国家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的使命任务,发挥国家实验室引领示范作用,多出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建制化的国家科研机构应着力解决影响制约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高水平研究机构应充当主力军,把统筹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三大功能有机结合起来。科技领军企业既是出题人,又是答题人、阅卷人,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形成一批跨领域、大协作、高强度的创新基地。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基础研究具有较强的外部性、长期性和不确定性。谁抢占基础研究发展的先机,谁就能占据未来几十年的战略主导权。强化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前瞻性、引领性布局。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凝练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问题,加强有组织的基础研究,形成更多原创性科研成果。支持基础研究选题多样化,鼓励开展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创造条件支持科研人员自由探索,鼓励科研人员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形成更多由好奇心驱动的创新。提高科技支出用于基础研究比重,建立基础研究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对重点团队、基础研究项目的稳定支持。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企业、社会组织、个人支持基础研究。完善中央财政科技经费分配和管理使用机制,健全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执行和专业机构管理体制。扩大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范围,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和更大资源调度权。将科研经费用在“刀刃”上,对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失信情况,应纳入黑名单,予以严惩。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企业是科技需求的主要提出者、科技成果市场价值的最终实现者,贯通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链条,是最活跃的创新力量。面对不断升级的外部打压遏制,我国企业创新发展面临的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显著增多。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必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打好这场国际竞争突围战。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需求优势和产业配套体系完善的供给优势,着眼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创新成果供给和应用场景匹配,打造高效协同、要素集聚融通的创新生态。支持企业主动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对基础研究投入。另外,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
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202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超过8.6亿,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超过2.5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人才资源总量、研发人员总量均位居世界首位。但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缺乏一流顶尖创新人才,与建成人才强国、科技强国的需求相比差距较大。我们应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全方位用好人才,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战略人才居于全球科技前沿,能够承担国家战略科技任务、引领科技创新,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力量。作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中的“关键少数”,战略科学家科学素养深厚、研究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力强、能组织大兵团作战,应充分发挥他们在引领重大原始创新、参与科技战略顶层设计、整合科技创新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能够围绕国家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破解“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他们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锻造精品工程、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建设制造强国中的主力军作用。
支持青年创新人才成长。青年时期是一个人思维最活跃、想象力最丰富,最容易出成果的时期。同时应看到,青年创新人才成长通道狭窄、科研内卷严重、生活压力大等问题较为突出。要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更好保障青年科技人员待遇。深化改革创造各种条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基地中给予青年科技人才更多机会。完善优秀青年人才全链条培养制度,改进青年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创新评价方式,科学设置评价考核周期,减少考核频次。采取提高薪酬待遇等务实举措解决青年科技人才的实际生活困难,减轻青年科技人才非科研负担,让青年科技人才能够安身、安心、安业,心无旁骛专心从事科研工作。
做对创新人才激励。进一步深化人才领域改革,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一方面,向实际用人主体充分授权要真授权、授到位;另一方面,用人主体也应持续深化改革,确保下放权限接得住、用得好。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统筹“破四唯”与“立新标”。分类健全人才评价标准,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对于承担国家重大攻关任务、从事基础研究,进行应用技术开发的不同人才进行差异化分类评价。科研具有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和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切忌将科研人员视同干部管理。遵循科研规律,破除行政化思维,建立容错机制。在科研人员中开展多种形式的中长期激励,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造良好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