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刘翔峰(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只有开放的中国,才会成为现代化的中国。”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是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的战略部署和行动指南。
一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中国式现代化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要牵住制度型开放的“牛鼻子”,把开放的蛋糕做大,把合作的清单拉长;要让规则对接、规制协调、管理提升、标准制定成为重要抓手,倒逼国内制度改革创新,推动改革向体制机制“深水区”“无人区”迈进。
要以统一大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为核心,深化产权保护、公平竞争、政府采购等规则、管理、标准的国内外相通相融;要有序扩大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等对外开放,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升开放能力,强化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联动效应。
二要深化外贸体制改革。
要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强化贸易、金融、产业政策协同,促进通关、税务、外汇等监管机制创新,营造有利于支持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发展的制度环境。货物贸易方面,积极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等新增长点,营造有利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制度环境;服务贸易方面,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数字贸易方面,加快贸易全链条数字化赋能,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
同时,支持各类主体有序布局,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全球集散分拨中心、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大宗商品配置枢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建立健全支持贸易发展的跨境金融服务体系,健全贸易风险防控,优化外贸政策体系和服务环境。
三要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
通过放宽市场准入限制、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依法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和外资权益,优化外资营商环境等措施,吸引更多外资进入中国市场。要做好负面清单的“减法”、优化营商环境的“加法”,让外资企业安心、放心、有信心,让“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
同时,加强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境外投资监管体系和服务平台,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强化开放条件下金融安全机制,推进自主可控的跨境支付体系建设,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
四要优化区域开放布局。
加快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巩固东部沿海开放先导地位,提升中西部和东北开放水平,优化区域开放功能分工,形态多样的开放高地。
同时,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澳门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澳门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机制。
五要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
推动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政策沟通与产业对接,加强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能源、税收、金融、减灾等领域的多边合作平台建设,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高质量建设境外合作园区,把“一带一路”打造成造福各方、惠及世界的“幸福路”。
总之,只有改革到位了,开放能力才会更强,开放空间才会更大;只有开放扩大了,改革动力才会更足,改革效果才会更好。我们要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