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质生产力、国家形象海外传播、思政课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李琼、刘守英: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李琼、院长刘守英指出,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围绕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在以下方面取得重点突破。一是进一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有效实现形式,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健全国有经济管理体系,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企业;健全以公平竞争为核心原则的企业法人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自然人所有权和法人产权合法利益的保护。二是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坚决破除各类市场准入隐形壁垒,完善统一的产权保护制度,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畅通市场循环,打通流通大动脉;推进要素市场改革,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三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打造高标准市场基础设施。推动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形成高效联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通道;完善市场监管机制,提高市场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四是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稳步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增强我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杜飞进: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杜飞进表示,在实践中,要坚持全局观念,树立系统思维,把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统筹起来谋划和推动。具体可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方面,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培育更多世界一流企业;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另一方面,深化教育体制、科技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引进、保障机制,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同时,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摘编自《人民日报》
【潘娴:以路径创新赋能国家形象海外传播】
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潘娴认为,国家形象的海外传播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关键路径。融媒体时代,国家形象塑造的内容和方式进一步丰富,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中华民族特色,加深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其一,融媒体时代,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创新国家形象的塑造方式。要充分利用融媒体平台,特别是社交媒体、短视频、直播等受众广泛、互动性强的平台,通过精心策划和创意制作,展示国家的多种面貌和独特魅力;要注重与海外受众的互动、沟通,通过问答、直播等方式,积极与海外受众进行互动,为提升国家形象的亲和力创造条件。其二,构建多元化、互动性的国家形象传播体系。在传播内容上需要注重多元化和个性化,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等差异,制定有针对性的传播策略;在传播渠道上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和社交媒体等受众广泛、互动性强的渠道,通过在这些平台上发布短视频,进行直播、互动问答等,增强他们对我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在传播方式上,需要注重互动性和参与性,通过在线调查、互动问答、直播互动等方式与海外受众进行互动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并根据这些反馈进行调整优化。其三,提升国家形象海外传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深入了解海外受众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信息接收习惯等,获取海外受众的详细画像,从而确定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内容和方式;在传播过程中密切关注海外受众的反馈和反应,通过定期发布传播效果报告、收集海外受众的反馈意见等方式,不断优化传播策略和提高传播效果;加强与国际知名媒体的合作与联动,通过与具有广泛影响力和话语权的机构和个人合作,共同打造更具影响力和说服力的国家形象。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崔馨文:围绕学生多元需求,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崔馨文表示,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主阵地,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的主体,要着眼新形势、把握新要求,围绕学生多元需求,继续强化高校思政教育,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一方面,关注学生当下学什么,注重在高校课程设置中强化政治引领。要牢牢把握政治方向,通过强化政治理论教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培养广大学生立志为人民服务、为治国理政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另一方面,关注学生平时想什么,注重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强化理论延展。通过实现问题导向与答疑解惑相结合、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相结合、过程导向与结果导向相结合,真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理论知识入脑入心。同时,关注学生目前做什么,注重在高校课题研究中强化实践指向。要把联系实际、促进知行合一贯穿教学全过程,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注重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在守正创新中讲好新时代思政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
摘编自《新华日报》
(光明网记者 赵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