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罗锦程(湖南省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
建设“无废城市”与发展新质生产力,均强调摆脱高消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生产方式,将两者融合,可同时提高生产力水平和环境绩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我国固体废物环境综合管理已进入攻坚期,在“无废城市”建设领域仍有一些瓶颈性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固体废物历史堆存量大,环境风险隐患突出。煤矸石、赤泥、磷石膏、钢渣等大宗固体废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率仍在低位徘徊,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工业废盐等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能力长期不足。一些低价值工业固体废物除填埋外,尚无其他有效处置方式。二是现有固体废物回收网络还不够完善,废旧物资“循环梗阻”与“真空地带”并存,地区间和部门间信息共享存在堵点和断点,尚未形成全品类固体废物全过程监控和信息化追溯体系。三是一些地方政府对高水平建设“无废城市”的积极性不高、紧迫感不够,与“无废城市”建设紧密相关的资源再生产业仍然存在“大而不强、全而不精”的问题,以资源再生产业为代表的静脉产业与动脉产业的融合程度不深。
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快形成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无废城市”建设体制机制,能够有效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变革与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以“无废城市”建设为总抓手,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
以“无废城市”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核心,锚定“聚焦源头减量,促进资源全量化、高值化、绿色化循环利用”的发展定位,纵深推进央地项目合作,加快固体废物利用处置领域绿色低碳“卡脖子”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特别是进一步提升煤矸石、赤泥、磷石膏、钢渣等大宗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水平,实现固体废物精细回收、高值利用与清洁再生。
充分发挥标准的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全面推进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资源再生等方面的产品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为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提供支撑。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建立健全功能完备、信息全面、服务到位的固体废物监管信息系统,梳理固体废物环境管理领域的物质流、能源流、信息流、资金流,推进全品类固体废物得到闭环监管和智慧治理,降低固体废物社会管理综合成本。
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提升全产业链“无废化”水平
增强固体废物处理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发展一批与“无废城市”建设配套的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强化退役风机叶片、报废光伏组件、退役车用动力电池等清洁能源产业新兴固体废物以及数据中心、通信基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领域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前瞻性布局。
依托我国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提升节能环保领域对外开放水平,积极扩大先进固体废物环境治理技术与设备进口,培育壮大固体废物综合管理环境服务贸易。激励固体废物回收处理企业加快数智化、高效化、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广泛应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型生产工具,稳步推进固体废物处理行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显著提升企业“绿色生产力”。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持续健全“无废城市”建设政策工具箱
打造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大型利废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生态环保企业,鼓励现有的大型战略性环保产业集团间相互赋能、协同发展。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创新运用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着力发展可持续投融资,打造“无废传统产业”“无废新兴产业”“无废未来产业”集群,完善配套绿色供应链和废弃产品逆向回收体系。完善资源再生产品的碳足迹核算和标识制度,做好与现有碳排放核查系统的信息互联互通,探索通过“碳定价”政策提升资源再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坚持人才先行,打造“无废城市”建设新型劳动者队伍
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增强参与“无废城市”建设的人才实力、人才引力、人才效力和人才活力。树立学科交叉、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观念,实施人才梯队、科研条件、管理机制等配套服务政策,培育“无废城市”建设过程中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型、创新型、知识型人才,以及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技能型、应用型、工程型人才,不断增强人才的适配性。
强化“无废城市”建设战略咨询,打造新时代固体废物环境综合管理高端人才库和智囊团,重视相关领域产业情报搜集工作,持续追踪国内外“无废城市”建设的前沿信息、新兴技术、有益经验,不断提高“无废城市”建设科学决策能力和创新体系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