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金融发展、清洁能源、“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新质生产力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张丽平:以优质高效服务夯实金融发展根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丽平指出,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民生福祉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以优质高效服务夯实金融发展根基,就要重点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第一,推动金融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实现科技与金融相互促进、相互赋能,才能更好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当前发展科技金融,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全生命周期支持力度,助力破解“卡脖子”难题。第二,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绿色金融是金融行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抓手。多措并举、精准对接,才能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有力金融支持。第三,普惠金融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金融领域最直接的体现。发展普惠金融,应不断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的扶持力度,聚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日常经济活动需求,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第四,养老金融是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发展养老金融,应聚焦支持老龄化社会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着力提供多样化的适老型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强对健康和养老产业、银发经济的支持。第五,加快发展与数字经济相适应的数字金融,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应促进数字经济与金融深度融合,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同时依靠数字化手段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金融监管水平。
摘编自《人民日报》
【董小君:推动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有力的能源支撑】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董小君表示,清洁能源是支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石,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发展清洁能源、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已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的清洁能源产业开发利用规模居世界前列,产业链上中下游均具有显著优势,能源转型成效明显,清洁能源快速发展。未来,还需进一步推动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有力的能源支撑。首先,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全产业链优化。要从“研发—生产—消费”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入手,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激励措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扩大投入,提高其主动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制造业全产业链优势,不断推动清洁能源技术升级和创新。其次,构建安全稳定多元化的清洁能源供应系统。能源转型应坚守能源保供底线,兼顾能源供应能力与能源需求水平,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再次,加快清洁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清洁能源技术进步是能源转型成败的关键,要通过建立清洁能源实验室等,强化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颠覆性技术研发,实现光伏、风电、核电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最后,提升我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国际话语权。通过拓展国际标准化交流合作范围、鼓励一流企业将技术创新与标准创制结合起来,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加大对国际标准的研究和创制,从而在全球清洁能源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
摘编自《经济日报》
【马汉智:“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有助于打破“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马汉智表示,《中非智库关于深化全球发展合作的共识》(又称“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的提出是中非深化发展理念交流的重大成果,有利于彻底打破“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对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意义。长期以来的实践证明,美西方在非洲等广大发展中国家推行的所谓发展理论,并未带来预期的发展。美西方在非洲等发展中国家以“发展”的名义推行“改革”,所导致的结果却是非洲深陷依附性发展的陷阱难以自拔。而此次发表的“共识”可谓是对美西方主导的发展理论和发展话语的超越。“共识”强调发展道路的选择应立足本土文化特色,应以我为主,互学互鉴,彻底摆脱对普世化、主流化和中心化的一元发展模型的迷信。“共识”强调,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能动性,而不是将人看作抽象的概念,看成是在“发展”这个图表中上下移动的统计数字。“共识”强调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高度重视国家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超越“将完全竞争和完全理性视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的思维误区。“共识”强调,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找到制约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体系性结构性因素。“共识”基于对中国式现代化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基于对非洲自身文化特色和历史遭遇的理性认识,基于对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把握,是中非学者思想交流的产物,对彻底打破“现代化=西方化”迷思具有重大意义。展望未来,在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中非应以理念合作为引领,推动中非全面合作取得更大成果,更好服务中非各自发展大局和中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李政、周希禛:加强对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李政;湖南湘江研究院研究员周希禛认为,我们需要加强对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第一,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有机结合,既不能过于强调科技创新而忽略产业创新,也不能过于强调产业创新而忽略科技创新。换言之,新质生产力是大力弘扬优秀科学家精神和优秀企业家精神的有机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发展新质生产力首先离不开科技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为代表的原始创新、突破性创新。但必须强调的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仅有科学和技术上的创新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快产业创新,通过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创新,进而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开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第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是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都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之间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而是彼此成就、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第三,发展新质生产力,政府和市场“两只手”都必不可少,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合理划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确保政府不缺位、不越位、不抢位。第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因产施策,既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要立足不同地方、企业、产业的资源禀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挖掘各自的鲜明特色和发展潜力。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光明网记者 刘梦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