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人才发展、青年就业、中国话语体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陈清: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清认为,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围绕科技制高点和高端人才的战略博弈空前激烈,教育领域的赛道和赛跑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空前的严峻挑战。应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着眼,加强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促进三者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加强组织保障。应构建国家创新实验室体系,探索建设学科交叉融合、综合集成的国家实验室,力争较短时间内在数量和质量上取得显著突破,打造“科研王牌”和“大国重器”,在关键领域和重点方向上发挥战略支撑引领作用和重大原始创新效能。应推动创新成果高效能转化,引领创业型大学、科研院所和创新型企业的持续发展,有效打通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完善“引育用留”人才工作全链条机制。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做好引才育才工作。鼓励自由探索、勇于创新、宽容失败,释放容错空间、创新空间。完善创新主体梯次培养机制。
摘编自《光明日报》
【刘旭、魏国学:多维发力保障青年群体就业】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刘旭、魏国学认为,应优先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要坚持在经济和产业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持续提升就业带动力。完善制造业产业政策体系,探索制定以提高薪资为导向的财税、金融等优惠政策,增强制造业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吸引力。进一步释放服务业就业潜力,大力发展社区家庭服务业和消费服务业,优化养老、托育、家政等产业发展环境,构建提高薪资和拓展职业空间的支持政策,提高青年就业承载力。建立产业政策与青年就业挂钩机制,支持互联网、软件、电子信息等青年就业友好型产业发展。提升民营经济创造就业的活力和城乡基层就业承载能力,拓展青年城乡就业和发展空间。依据产业布局和青年就业承载能力,强化城市的保障性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投入,稳定青年就业及发展预期,提高就业岗位利用效率。深入实施青年基层成长计划,改善基层就业环境,激励青年群体服务基层、扎根基层。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提高农业经纪人、技术员等新型岗位对青年群体的吸引力。通过供需两端共同发力,加快破解青年就业结构性难题。
摘编自《经济日报》
【陶文昭: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基本要求】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陶文昭指出,构建新的体系不是为体系而体系,而是为了更好地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从而引导国际社会形成正确的中国观。因此构建新的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要立足中国实践、放眼世界潮流,深植中华文化、面向世界文明,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要对接内外宣的任务。讲好我们正在经历的新时代故事,从文明特性、民族特征、制度特点等角度,深刻揭示奇迹背后的原因、成功背后的密码,帮助不同制度下的国外民众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大旗,围绕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重要理念,全面阐述我国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要倡导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引导国际社会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要展现自信谦和的气度。塑造形象要有自信,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们做好工作更有信心、更有底气、更有力量。塑造形象,要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话语的背后是思想、是“道”,要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就要以故事讲道理,实事求是向全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摘编自《北京日报》
【杜运辉: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北京语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国文化综合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杜运辉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新概念,是对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史的科学总结。中华民族在探索文化转型、寻求美好生活的艰辛实践中,设想过多种文化形态模式。但只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真正揭示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真理性与道义性的高度统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新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必由之路。“两个结合”是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根本路径,是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的自信之基,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成功法宝。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体现了人类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与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有机统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传承、创新中华民族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等问题的普遍智慧和生机活力,是“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的文化表达,是新时代中国人民安身立命的精神力量。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光明网记者 李彬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