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沈纬辰(湖北工业大学湖北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徐春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春节,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沉淀的传统文化遗产之一,对于全世界华人来说,也是一年之中最具有仪式感的节日。近年来,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人们生活理念的转变,诸如网购年货、云拜年、云聚会、电子红包、集五福、旅游过年、观影过年等“新年俗”逐渐深入了大家的生活。这些“新年俗”的出现并非是对传统文化的消解,而是反映了新时代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方式,从中也透视出实现美好生活的逻辑理路。
理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实现美好生活的第一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理解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实现美好生活的第一步。人的需要受到丰富的社会关系影响,社会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满足人的生命活动以及实现人的社会本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不断变化的。
一方面,人的生产关系会对人的需要产生制约,人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占有资源不同,需要也就不同。在传统习俗中,有“过了腊八便是年”的说法,从腊月开始,人们就开始为迎接春节的到来做各种准备。这与传统社会庞大的家庭结构和贫乏的物资供给有密切关系。如今,人们庆祝春节的方式随着生产力的提升和家庭结构的变化悄然转变。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庞大的家庭结构向核心家庭转变,每个小家庭迎接春节的方式都可以各具特色,而物质产品的丰富和购买方式的多样,使人们可以随时通过便捷途径购买到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鲜年货。
另一方面,人的交往关系也会影响人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人有交往的需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交往范围和交往方式也悄然发生变化,人们走出传统家族、社群、村落,成为更加广泛的社会中的一员。过去的车马慢、书信远被如今便捷的交通工具和即时通讯工具取代,加上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工作压力,让很多人对春节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仅仅与家人的交往,而是希望通过这一契机满足自己内在多方面的需求,诸如娱乐、放松、自我提升、开阔眼界等。
精神生活的满足是大家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人,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从诞生开始,便伴随着需要。生活的过程也是人们改造自然界、人类社会来满足自身各种各样需要的过程。因而,要通过把握需要的多样性来把握美好生活的内容。仔细分析传统年俗,不难发现,大多数的年俗都跟“吃”有关,杀年猪、宰年鸡、做花糕、包饺子……除了这些之外,还包括了贴春联、放鞭炮等承载美好心愿的年俗。可见,美好生活的需要既包含对个体物质生活需要的超越,也包含了对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全人类和平发展的期望,彰显出人的需要的完整性。所谓完整性,是指美好生活是一种完整的状态,是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统一。美好生活的物质需要主要是指人们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资料,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对衣、食、住、行等方面有了更高的需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需要则包括了高质量的文化需求、丰富的情感需求、有品质的审美需求以及更加广泛的交往需求等方面。
除了完整性,美好生活还具有层次性。所谓美好生活的层次性实际上就是人的需求层次性的体现。从层次性角度来看,现实的个人存在,首先是要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然后是更高的物质需求。无论是基本的物质需求,还是较高的物质需求,在美好生活中都只是处于较低层次,是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简单来说,充足的“物质”和“资源”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但并不是全部的内容,盲目占有只能将其物化、符号化,使人被物支配,精神维度的需求才是美好生活的更高层次的内容。因此,实现美好生活,就是要在促进物质生活丰裕的基础上,满足和发展人的更高层次需求,不断拓展更加宽广的精神维度,逐步引领美好生活朝着更加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方向发展。
如今,带着父母旅游过年、和孩子一起观影过年、年轻人云聚会、云跨年等各种“新年俗”的出现正是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的产物,彰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内容的追求越来越广泛,并且在物质满足的基础之上,更加注重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
从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探寻实现美好生活的方式
美好生活体现出生活客体与主体的需要相符合的愿景,这种愿景不是凭空产生和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其一,实践是实现美好生活这一愿景的基础。“美好生活”的主体是人,因劳动而产生,最终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而人是实践中的人,实践是人的实践,人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实践的过程,“美好生活”的前提也就可以通过人或者实践的前提来探究。人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客观过程,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实践活动分为两类:一是生产生活资料的物质生产实践,是最基础的实践;二是改造包括人自身的生产、生产方式以及观念和精神的生产。“美好生活”涵盖的生产活动、物质需求、精神追求、生态环境追求等都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存在方式。其二,实践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途径。马克思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种追求既有物质方面,又有精神方面,二者共同绘制出美好生活的图景。人类历史从古至今,尽管对美好生活的定义不同,但从人类诞生以来就不断追求和向往美好生活,这种追求和向往不是主观臆造和不劳而获,而是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创造的。人类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身,同时也不断满足自身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并且产生新的需求。
所以,无论是传统年俗中的祭灶、守岁、拜年、祭神、祭祖,还是“新年俗”中的旅游过年、观影过年,都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实践活动。实践塑造了美好生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的实践活动也成为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途径。只要人类社会存在,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追求就不会停止,而只有通过实践,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才能够不断超越当下,有着更高的发展,并最终转变为现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