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乡村治理,养老体系建设,数字文化产业,金融强国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丁茂战: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乡村治理建设】
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研究员丁茂战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着力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与农业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体推进,使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让农民过上现代文明生活。首先,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例如,建立健全以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其他经济社会组织为补充的村级治理体系。其次,着力完善乡村治理机制。进一步理顺县、乡、村治理职责的分工,完善各类规章制度,从职能、机构、政策上进一步优化乡村治理,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第三,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群防群治力量建设,巩固充实乡村人民调解组织队伍,创新完善乡村矛盾纠纷多元化、一站式解决机制,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最后,注重发挥好德治的作用。在实行自治和法治的同时,注重发挥好德治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持续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
摘编自《光明日报》
【梁昌勇、魏亚龙:全方位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养老服务体系发展】
合肥工业大学梁昌勇、魏亚龙在文中指出,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老龄化的趋势性特征。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例如,要加快建成覆盖全体老年人、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快兜底性、普惠性养老服务发展,制定落实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建立精准服务主动响应机制。其次,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基本公共服务与多样化服务协调发展,努力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第三,培育智慧养老服务新业态。推动老年健康领域科研成果转化,遴选推广一批老年健康适宜技术,提高基层的老年健康服务能力。引导有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服务模式。最后,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完善就业、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作用,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
摘编自《人民日报》
【潘伟冬、张一:激发市场潜力,推进数字文化产业发展】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潘伟冬,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一指出,数字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求。第一,坚持意识形态引领,确保产业发展方向。要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遵循,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第二,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激活市场主体活力。要特别加强对数字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要加强反垄断监管能力建设,创设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要制定文化产业数据使用标准。第三,发展壮大市场主体,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在发挥国有文化企业优势的同时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扎实推进民营数字文化企业发展壮大。第四,优化人才环境,释放产业发展原动力。要健全完善现行人才政策,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加大高层次数字文化人才引进力度。第五,强化优质产品供给,培育产业消费新业态。加快构建文化大数据体系;提高原创能力,强化特色发展;加快与旅游、教育、体育、会展、创意等产业融合发展进程,着力构建多层次、融合性服务业态,满足消费者复合性、个性化需求。
摘编自光明网理论频道
【曹玉瑾:关键核心金融要素的内涵解读】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曹玉瑾论述了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的深刻内涵。第一,强大的货币是支柱基石。需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深入推动跨境收付、贸易融资、外汇交易、离岸市场建设、资本项目可兑换管理、外汇风险管理、国际货币合作等方面的工作。第二,强大的中央银行是骨干支撑。要加快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推动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走深走实,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第三,强大的金融机构是微观基础。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必须不断优化金融机构差异化发展路径,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机构。第四,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是关键载体。未来要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格局。第五,强大的金融监管是有力保障。加强金融管理部门与宏观调控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纪检监察机关等监管协同,建立健全权责一致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第六,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是动力源泉。要优化金融人才的专业分布,提升金融人才的质量。健全金融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完善金融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机制,充分激发金融人才活力。
摘编自《经济日报》
(光明网记者郑彦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