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储诚山(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会科学院基地研究员)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于2月3日正式发布。文件的第一章节,仍然聚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并要求加大黑土地保护工程推进力度,实施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
东北黑土区涉及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4省份246个县,面积108.75万平方公里。东北黑土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稳压器”和“压舱石”,其粮食产量和粮食调出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4和1/3。同时,东北黑土区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肉类和奶类的生产和提供基地,是农林牧渔等产品的重要提供功能区。多措并举提升东北黑土区粮食稳产保供能力,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东北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防治黑土地退化,夯实粮食安全生产之基。黑土地是粮食稳产保供的基础。但目前,黑土区土地退化较为严重。为保护好黑土地,水利部组织松辽水利委员会以2020年为本底完成了东北黑土区侵蚀沟调查工作,调查结果显示:东北黑土区存有侵蚀沟66.67万条,其中分布在耕地上的侵蚀沟达49.48万条,直接占毁耕地417.72万亩。侵蚀沟的形成和发展,造成黑土和养分流失,耕地破碎化,损毁农田基础设施,影响粮食种植面积和单产。针对黑土地退化问题,必须精准施策,建立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社会措施相结合的黑土区侵蚀沟综合防治体系,采用深松整地、秸秆还田、轮作轮耕、用养结合等关键技术措施,着力提升黑土耕地内在质量,确保黑土地不减少不退化,夯实粮食稳产保供之基。
推进黑土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粮食旱涝保收和高产稳产。保耕地,不仅要保数量,还要提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个重要抓手,要坚定不移抓下去,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推进黑土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让越来越多的“粮田”变“良田”,要加强黑土区田间机耕路、生产路、排灌系统等配套工程建设,推行田水林路综合治理,提高田间机械化作业便利程度,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排涝能力。完善农田生态防护体系,尤其是生态脆弱农田的防护林网建设和修复,提高农田防护水平。全力打造黑土区高效特色作物种植区、薯豆种植产业区、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智慧农业展示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等重点产业功能区。通过完善黑土区农业配套基础设施,推进黑土区土地综合整治,将黑土区基本农田建设成渠相通、路相连、灌得进、排得出的高标准农田,确保在洪涝和干旱等极端情况下仍能实现粮食高产稳产。
强化科技支撑,保障粮食高产稳产。科技创新是粮食高产稳产增产的核心驱动力。种子是粮食安全生产的关键,实施黑土区种业振兴工程,要着力构建以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建成黑土区国家级优势种子生产基地,培育推广适合黑土区种植养殖的品质优、产量高、抗逆性强、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优良品种,为黑土区种植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基本保障。推进高寒地区秸秆快速降解及还田技术研究,开发推广高效有机肥,实施黑土耕地精准配方施肥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及应用,减少肥料和农药施用量,稳定粮食产量和质量。加快大中型、智能化、复合型农业机械应用,推进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升级改造。加快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建设,依托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疫情监测和分析、灾情预报,提高黑土区粮食产出水平。
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基于黑土区的资源优势,按照“强一产、优二产、活三产”的思路,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农业内部融合,形成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村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同时,统筹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种植,促进种植业多元化发展和提质增效;以种植业为基础,有序发展高端、生态的畜禽渔养殖业,促进饲草生产与养殖业协调发展;推动黑土区农产品加工业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建立“产加销”一体的农产品产销流通体系,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以黑土农耕文化为灵魂,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促进黑土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和主动性。
落实主体责任,形成粮食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将黑土地不减少、不退化作为责任目标纳入黑土区各级政府的绩效考核,压实地方政府保护黑土地的责任和义务。严格执行黑土区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和耕地质量验收制度,落实黑土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确保黑土区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绝不突破,保障粮食生产根基。结合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改革,激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农户建立用养统一的黑土地保护和利用机制,对保护不力的经营者予以一定的处罚。建立黑土区粮农基本收益保障机制,根据粮农种粮投入的人力、农资、农机和灾害损益等因素,确定合理的粮食指导价和最低收购价,确保农民种粮的基础性收益,调动农民持续种粮的积极性。
(本文系天津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23YZD-08)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