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外贸高质量发展、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提升长三角地区安全发展能力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陈清:培育外贸新动能,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清指出,对外贸易是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要充分认识外贸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具体路径而言,一是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完善跨境电商发展支持政策,加强跨境电商知识技能培训、出海品牌建设、政策法律培训等相关服务保障;运用数字技术和数字工具,推动外贸全流程各环节优化提升;建设贸易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二是塑造外贸新优势,持续优化产业布局,推动新能源等产业全链条、矩阵式、集群化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持续加强全方位多层面交流合作,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加强质量管理,大力培育行业性、区域性品牌。三是健全完善外贸发展体制机制,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统筹推进各类开放平台建设;加快推动与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相适应的制度建设,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促进内外贸监管规则衔接,积极开展国内国际标准转化,持续提升国内国际标准一致性。
摘编自《人民日报》
【王立勇:建立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意义重大】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王立勇指出,建立健全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对金融强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是整个金融生态的基石,是支撑金融体系稳健高效运行和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础保障;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是通过金融领域不断深化改革,实现金融制度的进一步优化和服务效率的进一步提升,进而提高金融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以更好地适应金融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是推动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能够通过推动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提升金融产品和服务标准、增强金融治理能力,构建具有高度适应性、开放性、包容性、普惠性、智能化的现代金融体系,进而实现金融资源的最优配置和高效利用;是确保国家金融安全的防火墙,良好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是金融体系安全运行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只有硬件设施与制度在金融体系中实现了协调配合,才能共同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保障金融体系功能的正常发挥。
摘编自《光明日报》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在人口发展新形势下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认为,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人口素质有较大提升空间,全面提升国民体质面临不少挑战,社会文明程度需进一步提升,必须全面认识、正确看待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探索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具体措施包括:健全宏观调控体系,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与就业质量提升互促共进、良性循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提高服务业就业比重,推进农业现代化,健全完善产业政策评价体系,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不断提升全民受教育水平,加强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推动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快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摘编自《经济日报》
【张学良、刘晓畅:新形势下着力提升长三角地区安全发展能力】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张学良、刘晓畅认为,新形势下,长三角区域要着力提升安全发展能力,不断完善生态环境联保共治、能源结构转型优化、城市宜居韧性智慧,积极推进技术协同创新、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金融开放与深化改革,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一方面,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长三角区域应当持续推进生态环境联保共治,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地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协同发展,提升区域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实现城市安全和韧性治理的协同增效。另一方面,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长三角区域应当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深度参与分工与协作,推动创新资源开放共享与高效配置,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突出、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劲的整体优势,在更大空间范畴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发展水平,通过深化金融对外开放、促进金融对内改革等增强区域经济系统韧性、缓解外部因素对国内金融体系的冲击。同时。长三角区域应当通过统一的基础制度规则、统一联通的市场设施、统一的要素资源市场、统一的商品服务市场、统一的市场监管,打破各种形式的地域藩篱与市场分割,充分利用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对接供给和需求,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
摘编自《解放日报》
(光明网记者徐倩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