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杨东亮(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教授)
在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东北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在我国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战略部署,为东北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指明前进方向。
充分挖掘东北对外开放的优势,夯实向北开放门户的基础
东北要发挥向北开放门户的作用,就必须充分挖掘自身的优势,“打铁还需自身硬”,扩大开放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锻长板、补短板”。
一是发挥东北优越的区位优势。中国东北是东北亚的中心地带,背靠欧亚大陆,同俄罗斯、蒙古国、朝鲜接壤,同日本、韩国隔海相望。空间距离上的邻接与邻近对区域内经贸合作十分有利,东北地区的优越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必然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门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是利用好东北的交通运输优势。东北地区有着发达的高铁网、高速公路网和铁路网,在漫长的边境线和海岸线上分布着众多的沿边开放口岸和优良港口,这使得东北拥有明显的国际物流成本优势。东北的国际物流低成本会不断扩大东北亚的经贸合作规模。
三是发挥好东北的产业与科教优势。以“一五”时期苏联援建的54项重点工程为家底,随着国家长期的重点建设,东北地区在我国拥有完备工业门类中占据着重要的一环,并且高水平大学林立,科技人才、高素质劳动力丰富,与东北亚各国的产业结构互补性强,既能“走出去”又能“引进来”。
四是背靠国内大循环与大市场优势。东北地区人口近1亿人,GDP总量约为5.8亿元,庞大的消费市场,既有利于本地企业的发展壮大,也有利于吸引外部企业的选址。在国家不断加强国内循环的战略布局下,东北与京津冀等地区的紧密联系进一步形成更大对外市场规模。东北巨大的市场潜力有利于东北成为东北亚地区的产业集聚中心。
与此同时,在充分挖掘东北对外开放的优势,夯实向北开放门户基础的同时,一要补上东北地区市场化晚与营商环境差的短板。东北是我国最先步入计划经济,也是最后走出计划经济的地区。长期积累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需要逐步化解,尽管市场化和营商环境在纵向对比中进步明显,但是与国内发达地区的横向对比中,仍有很多需要学习改进的地方。亲清的政商关系在对外开放中是更为关键的制度优势,是发展经济学最为强调的重要因素。
二要补上东北创新创业氛围弱的短板。随着21世纪互联网浪潮与人工智能时代的接踵而至,推动东北地区发展的传统比较优势日益消退,东北现象与新东北现象被热烈讨论,究其根本,就在于东北拥抱新事物的魄力与能力相对还较弱。从投资学的角度来讲,就是风险收益不成正比,激励机制不健全。因此,上对下要大胆地分权让利、不同个体与经济体要有契约精神与协调合作、多层次多渠道金融市场发达顺畅,从而实现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中最为重要的创新增长。
全力推动东北亚次区域经济合作,扩大东北亚区域合作公约数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不断扩大东北亚各国的合作公约数。
一是增强东北在推动中俄经济合作中的前沿意识。借力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所标志的双方高度政治互信,加快全面经贸合作步伐,加快落实2023年中俄双方签署的《关于2030年前中俄经济合作重点方向发展规划的联合声明》,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在《中俄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发展规划(2018-2024)》基础上,不断谋划更多更大的互利共赢的合作项目,利用好已经完成的中俄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公路大桥、同江铁路界河桥、“西伯利亚力量”1号天然气管道等重要基建项目,发挥黑龙江东宁、吉林珲春等多个对俄口岸、保税区、边民互市贸易区等多种对俄开放平台的作用,不断提高口岸通关能力和便利化程度,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
二是加大东北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广度与深度,总结功能性合作的经验。中蒙俄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的首个多边合作项目,自2016年6月中蒙俄三国首脑在塔什干正式签署了《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以来,成效显著。在不断提升东北地区与蒙古国、俄罗斯贸易规模的基础上,发挥东北与蒙古国、俄罗斯紧邻优势,不断扩大国际产能合作、投资合作、人文交流合作,总结可推广的经验。
三是切实推进大图们江次区域合作,推动大图们倡议升级。大图们倡议源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1991年提出的图们江国际开发项目(TRADP)。作为涵盖中蒙俄韩四国的重要合作平台,虽然朝鲜因核试在2009年退出,但是该机制非常重要。突出和强化地方政府在次区域合作中的主体地位,推进2014年15届协商委员会达成的大图们倡议升级为东北亚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共识。
四是促进东北参与日韩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不断扩大三方的共同利益。充分发挥中韩FTA、RCEP框架内中日韩合作的积极作用,加大中国东北与日韩的经贸往来。加快东北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吸引日韩投资,加强与日韩的分工合作,更好发挥东北在保障国家产业安全与经济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也为重启中日韩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也要积极应对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风险挑战。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积极应对日本2022年出台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韩国尹锡悦政府的“全球中枢国家”战略等。谋先事则昌,事先谋则亡,密切关注“政冷经热”局面进一步恶化的可能。瞄准方向、一以贯之、由点带面、先易后难、层次推进、久久为功,不断扩大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公约数,切实建设东北向北开放门户,改善东北亚地缘生态环境,重塑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
打造向北开放与东北振兴闭环,服务国家区域发展与开放战略
东北的向北开放和振兴发展是相互促进、彼此带动的关系。同时,东北向北开放的成功,与东北亚国家的深层次合作,还有助于国家在东北亚方向上的总体开放战略布局、有助于形成新的全球价值观、国家关系、国际经济合作模式。
一是深刻认识东北向北开放的内涵逻辑,全面提高东北的向北开放意识。抓住机遇,将东北振兴的着力点放在向北开放上,加快推进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长吉体开发开放先导区等平台建设,扩大东北地方政府的对外开放自主权与优先权。由地方到中央,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外部力量与内部力量协同发力,倒逼改革,形成促进东北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
二是坚持“一带一路”倡议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以东北主体参与的东北亚“一带一路”建设。东北要从自身优势出发,积极推动东北亚区域合作,努力培育东北亚发展的新动能,进而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通过主动践行全球发展倡议,消除发展赤字,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推动各国参与到全球安全倡议中来。
三是积极推动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各国的人文交流。以“一带一路”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推动东北向北开放的重点工作。以文化、旅游、体育赛事为载体,打造东北亚文化圈,增进东北跨境民族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