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金砖合作、经济运行、科技自立自强、乡村产业兴旺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王磊:持续推进金砖合作向前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金砖国家合作研究中心主任王磊表示,回望发展历程,金砖各国不仅牢记金砖国家为什么出发,更在合作过程中携手构建全面、紧密、务实、包容的高质量伙伴关系,坚持推进金砖合作的机制化进程,不断增强规范化建设。不仅各成员国在参与金砖合作中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其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受益于金砖合作,通过“金砖+”、金砖外联活动和金砖扩员等多种方式参与到金砖国家合作中,逐步打造了全新的“南南合作”平台。一方面,金砖国家不断完善自身机制建设。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金砖国家也需要进一步提升成员国之间的战略互信,增强金砖国家战略合作的机制化水平,在政治安全、经贸财金、人文交流的“三轮驱动”合作模式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金砖国家建章立制文件》,推动成员国就扩员程序、成员国标准、决策原则、轮值主席国权力等重要方面达成共识。另一方面,金砖国家也将推动实现新一轮扩员。自2022年金砖国家达成了在充分协商和共识基础上推动新一轮扩员进程的政治决定以来,已经有近50个国家表达了加入金砖合作大家庭的强烈意愿,还有23个国家提出了成为金砖成员国的正式申请,金砖合作的吸引力得到进一步彰显。金砖各国领导人将在约翰内斯堡会晤期间深入探讨新一轮扩员重大议题,为金砖合作注入新鲜活力,并提升金砖国家的代表性和全球影响力。
摘编自《光明日报》
【王一鸣: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认为,要正确认识我国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进一步提振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要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延续、优化、完善并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有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加大促进消费的政策力度,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收入预期、增强消费信心有效扩大消费。通过扩大有效需求带动供给结构升级,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激活民间投资内生动力。要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平台企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要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回应民营企业关切,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项目建设。要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适时推进相关领域改革。要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落实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努力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兜牢兜实民生底线。持续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
摘编自《人民日报》
【秦龙、李维光:坚定不移走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之路】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秦龙,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师李维光表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自立自强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走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之路。一是要加快科技创新人才体系建设。要扩大人才队伍规模,通过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等,培育一大批涵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覆盖多学科多领域的科技人才,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保障人才队伍使用,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二是要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动员、配置和利用好各方面的资源力量。建立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项目评价制度和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基础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深化科技创新保护体制改革,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深化科技创新应用体制改革,打通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进科技成果快速转移扩散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要大力培育科技创新文化。要培育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科学创新的文化,把科技创新这一“最大变量”转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增量”。
摘编自《经济日报》
【颜廷武、叶雨寒:乡村产业兴旺需要凸显“见人”智慧的对策】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颜廷武、叶雨寒认为,乡村产业兴旺除了要努力实现产业“物质层面”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更要不断突破人力资源和人才要素的支撑瓶颈,将产业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农民。首先,要把农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乡村产业兴旺成效的根本标准,形成村干部、新型经营主体、农民共商共建模式。同时形成“村干部走访收集意见—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商讨对策—召开村民大会听取农民意见”等模式,明确农民内在的需求和诉求。其次,要推动以产聚才,完善人才体系。针对长期在乡村从事农业生产但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民群体,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优先向其收购初级农产品,农闲时招其进入企业务工,充分吸纳这部分群体进入产业体系。第三,要优化公共服务,整合基层资源,持续优化公共资源布局和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不断下沉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第四,要传承乡土人文与产业发展并举。立足地方资源禀赋,建立地方志物产史料资源库,为农产品品牌运营赋予历史元素和文化内涵。将乡村旅游与养老产业深度结合,开发面向老年人的沉浸式体验养老生活的旅游项目。最后,要完善分配机制,提高农民收益。支持主产区依托县域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尽可能把产业链留在县域、留给农民,推动农业由卖原料向卖加工品、卖品牌产品、卖服务转变。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摘编自《经济参考报》
(光明网记者 王晓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