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祝奉明(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前经过大力整治,面上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得到有效遏制,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具有顽固性、反复性、隐蔽性,极易变换“马甲”反弹回潮。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共同富裕宏伟蓝图已经描绘,我们党更加需要注意以形式主义整治形式主义的问题,严防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衍生出“新变种”,打掉隐蔽性极强的“软钉子”“中梗阻”,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
坚守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清除共同富裕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根源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实质是宗旨意识淡薄,忽视人民群众疾苦,是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离心墙”。回溯百年大党发展进程,中国共产党始终能够围绕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开展革命、建设、改革工作,始终将解决群众面临的困惑和发展需求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基础,把带领人民群众追求共同富裕、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奋斗目标。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新阶段,更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补足精神之钙。一方面,要继续强化理论武装,坚定信仰之力。积极组织广大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激发内在动力,真正做到对党忠诚、为民尽责。另一方面,要加强宗旨意识和公仆意识教育,积蓄为民之力。通过坚持不懈的价值观、政绩观、权力观教育,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切实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切实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切实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共同富裕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贯穿于共同富裕实践的全过程。
推动贯通协调,凝聚监督合力,纠治共同富裕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瘴痼疾
监督是治理的内在要素,在管党治党、治国理政中居于重要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首先,各个主体需要立足自身职能职责,围绕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找准切入点、关键点,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发挥多种监督途径和方式,形成监督合力、约束力,推进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以有力有效监督保障促进共同富裕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其次,加强顶层设计,坚持最严标准,加强对共同富裕中可能产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监督检查力度,对出现的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微腐败、弄虚作假、敷衍了事等问题进行真处理、真整改。再次,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最后,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效,充分发挥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头雁效应”,形成上行下效、转变作风的良好氛围。
健全体制机制,完善配套法规,夯实共同富裕中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制度基石
制度带有长期性、根本性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制度建设是有效防范和整治形式主义的根本措施。制度好,可以有效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反之,则会使好的干部沾染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不良风气。当前,有效破除共同富裕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需要通过制度建设和制度落实,使领导干部明确职责定位,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同时明确权力边界,做到尽职而不越位。一方面加强制度建设。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既要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切实发挥干部考核导向性作用,真正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选拔出来;也要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成效考核机制,让投机取巧之人无机可乘,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无处遁形,真正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另一方面狠抓制度落实。“法立而不行,与无法等。”坚持失责必究、注重实效相结合的原则,强化推进共同富裕中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引导各部门和干部认真履职尽责。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执政党的作风事关人心向背,事关党的生死存亡,事关国家前途命运。新征程上,广大党员更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助力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谱写共同富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