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4月26日是第2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体系建设,成为世界上进步最快的国家之一,取得的成就在中等收入经济体中位列前茅。党的十八大以来,知识产权保护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国正由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当前我国知识产权架设取得了哪些进展,社会对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有哪些需求,知识产权的国际合作和地方建设状况如何?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主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提高国际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研究员陈新光指出,知识产权的高质量创造是创新发展的基本内涵,高水平保护是创新发展的制度保障,高效益运用是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一系列新的重要进展,顶层设计不断加强,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行政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深入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知识产权保护被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上,首次被写入党的重大历史决议。当前,我国正由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需要我们发挥好知识产权制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效能,统筹推进知识产权领域的国际合作和竞争,深度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从而推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制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详情
强化知识产权法治建设是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的有力制度支撑。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指出,强化知识产权法治建设,“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是中央对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基本要求。构建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相适应的知识产权法治体系需要采取务实具体的措施,具体包括:加快建设具有海南自由贸易港特点的知识产权法规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关于市场化应用、侵权惩罚性赔偿等的制度措施;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司法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科技创新促进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规体系建设;把强化知识产权法治建设作为优化海南自由贸易港营商环境的重大任务;加快建立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机制;强化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国际交流与合作。详情
加强中非知识产权合作是推动中非关系高质量发展现实之需。浙江师范大学吴月芽、王珩表示,自2002年5月在北京举办中非知识产权论坛以来,中非知识产权合作在高质量发展中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加强中非知识产权合作,是推动中非关系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其具体意义在于有助于深化中非经贸合作、构建经济共同体,推动中非高质量发展、构建科技共同体,推动中非可持续发展、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来未中非知识产权应在治理体系、合作机制、交流平台等方面实现突破。一是双方群策群力,完善知识产权的政策法规体系,健全知识产权的监督管理体系,加强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体系,为实现知识产权治理体系现代化作出新贡献。二是双发互学互鉴,建立研讨交流机制,实施信息共享机制,开展人才合作培养,为创新知识产权合作机制提供新途径。三是双方共享共赢,完善中非知识产权审查平台,打造中非知识产权(商事)调解平台,搭建中非知识产权合作网络平台,为畅通知识产权合作与交流搭建新平台。详情
知识产权制度变革需积极回应社会需求。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熊琦指出,知识产权制度为技术创新提供护航的同时,新技术的发展也给知识产权制度应对带来了新的挑战,产生了一系列社会影响,其中既有传播技术发展和内容呈现形式多元化带来的对著作权等的新挑战,也有我国经济在“新常态”背景下,知识资本驱动的发展模式对知识产权制度提出的新要求,还有国货在国内外消费市场份额和影响力明显提升的背景下,对知识产权尤其是商标申请等制度的更新需求。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稳步推进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社会产品和服务不断升级,新技术迭代加速,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变革必须不断精准回应产业和社会需求,方能促使相关产业敢于和乐于在创新和创作上持续加大投入,成为激发中华民族以创新驱动发展的不竭动力来源。详情
(光明网记者 徐倩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