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 12月18日,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中国绿色GDP绩效评估研究”课题组与《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在京联合发布了《中国绿色GDP绩效评估报告(2018年全国卷)》,这是以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学院院长欧阳康教授为首席专家的跨学科研究团队第四次发布中国绿色GDP绩效评估系列研究报告。
欧阳康教授介绍说,《中国绿色GDP绩效评估报告(2018年全国卷)》通过采集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权威部门公开发布的653325个统计数据,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发展大数据分析平台”,运用37个分析图和38个数据表客观呈现了全国内陆31个省市自治区从2014至2016年间GDP、人均GDP、绿色GDP、人均绿色GDP、绿色发展绩效指数的年度变化情况,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对策性建议。
报告认为,中国的绿色发展已经取得显著成就:中国的绿色GDP增长速度已经开始超越同期GDP增长速度。2016年,绿色GDP经济总量平均增幅达到7.58%,超越同期GDP总量增幅0.08%。中国的人均绿色GDP增长速度稳步增长,成绩喜人。2016年,全国内陆31个省市自治区人均绿色GDP平均增幅已经达到6.79%。中国经济发展的绿色发展绩效指数稳步提升,各省市自治区均在努力实现绿色发展。2016年全国内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绿色发展绩效指数平均值已经达到88.69(参考值为100)。
与此同时,报告也指出中国的绿色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亟待解决。第一,绿色发展的人均短板突出。GDP、绿色GDP增幅均高于同期人均GDP、人均绿色GDP增幅。第二,绿色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明显。根据本课题组的测算,2014至2016年,全国内陆31个省市自治区绿色发展绩效指数排名在后10名的省市自治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东北部。而全国内陆31个省市自治区绿色发展绩效指数排名在前10名的省市自治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第三,绿色发展指标出现不同程度的震荡。根据本课题组的测算,2016年,全国内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中绿色GDP、人均绿色GDP增幅,超越其GDP、人均GDP增幅的省份数量有所减少。2016年全国内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21个省市自治区的绿色GDP增幅高于GDP增幅,相比2015年减少了5个省份。
欧阳康教授指出,根据该本课题组连续三年的测算表明,当前我国绿色发展正在呈现以下新形势、新挑战。首先,绿色化的中国新经济版图正在逐步形成。中国的绿色发展进程正在改变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地位,各级政府有必要密切关注不同省市自治区在全国经济社会版图中的结构性变化,大胆推进各省市自治区的功能、地位转变。其次,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机制进入新的调试期。全国内陆31个省市自治区具有非常不同的历史、客观条件,各级政府有必要密切关注不同省市自治区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调试进程,以避免被迫“走回头路”。再次,中国绿色发展进程中的“东中西梯度分布现象”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历史中形成的中国经济东中西梯度分布现象由来已久。各级政府有必要持续增加对西部地区实现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建议国家研究并提出“新西部发展战略”。
为此,该课题组对中国绿色发展提出了四条总体性建议:继续强化绿色发展意识,避免出现认识偏差、理解误差、行动落差;深入推进领导决策改革,积极引入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开展从经验决策为主转变为精准决策为主;积极创新绿色治理机制,借助新一轮的政府机构改革,厘清自然资源统计等治理机制;加强政府与智库机构的积极互动,推动全社会积极开展绿色发展的协同治理。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常务副总编辑编审王利民,国务院参事、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审柯锦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潘家华,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刘久明,北京师范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林卫斌,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数量经济理论方法室主任蔡跃洲等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发布会。
与会专家认为,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所发布的中国绿色GDP绩效评估报告,对于动态监测我国的绿色发展进程,开展绿色发展方面的政策研究和治理决策均具有重要价值,建议相关政府机构积极引入该研究成果,进一步开展绿色发展精准治理的政策研究。(张春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