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记者李澍)9月22-23日,“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拉美国家关系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活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和上海大学全球问题研究院主办、上海大学全球问题研究院拉美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墨西哥、阿根廷、智利、秘鲁、巴西、牙买加、西班牙、澳大利亚和美国的近20位外国学者以及30多位中国学者和有关部门的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是国内学术界首次讨论中拉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李春光研究员、上海大学全球问题研究院执行院长郭长刚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
在第一单元的主旨演讲中,智利前驻华大使费尔南多•雷耶斯•马塔介绍了他对中拉命运共同体的认识,并为如何进一步推动中拉关系提出了若干建议;中国外交部拉美司综合处处长周仪介绍了中拉关系的最新进展;中联部拉美局综合处副处长陈文学介绍了中国与拉美国家的政党交往;中国贸促会前驻中美洲代表处首席代表安大力分析了当前的中拉经贸关系;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院长庞中英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全球治理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徐世澄对上述发言进行了点评。
在此后的四个单元中,中外与会者各抒己见,讨论了推动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机遇和挑战,并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了共识:
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理念,“一带一路”是具体的倡议,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中方提出推动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有助于为中拉关系的发展提供动力。双方应该将其作为双边关系的新的发展目标。中方要加大宣传力度,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更多的拉美人民接受和认同。
其次,将拉美视为“一带一路”的自然延伸,有助于提升这一倡议的国际影响力,有助于提升中拉关系,有助于推动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但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尤其在推动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双方都应该采取积极的姿态,避免空谈,在顶层设计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第三,在推动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双方不能低估多种多样的挑战。例如,一些拉美人民对中国在拉美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中拉贸易结构多元化进程有待加强;“美国因素”已成为中拉关系发展的障碍,中国和拉美要充分考虑和积极应对。
中国前驻玻利维亚、委内瑞拉和古巴大使张拓对会议进行了总结。
研讨会由上海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大学全球问题研究院拉美研究中心主任江时学主持。
[责编:郑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