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记者刘丹)5月29至30日,“中国与俄罗斯:新时代的合作”中俄智库高端论坛(2018)在京举办。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俄战略协作高端合作智库承办。原国务委员、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中方主席戴秉国,俄罗斯外交部原部长、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伊万诺夫,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俄战略协作高端合作智库理事长谢伏瞻,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张汉晖,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理事莫尔古洛夫,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阿利莫夫,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梁建勇,中国俄罗斯友好协会顾问李东东等与会并致辞和发言。双方智库、媒体、学界,中方有关部委、实业界、文化界及驻华外交机构代表共350余人出席会议。
戴秉国指出,当今国际格局虽发生重大变化,但仍朝良性方向演进。对比百年之前或者20年前,我们理应对当今世界局势保持乐观。中俄关系历经多年发展,已经成为最为正常、健康和成熟的大国关系,有力维护了两国的安全、主权和战略利益。展望未来,中俄关系应更上一层楼,着眼于双边关系发展和世界局势变化,增强战略互信,推动民间交流。借助历史经验和智库支持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向更高水平。
莫尔古洛夫表示,中俄正在塑造新的地缘政治格局。中俄关系也是国际体系中的稳定力量。发展中俄关系是俄罗斯的重中之重,同样也是中国外交的重要方向。过去几年,中俄双边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两国以富有政治智慧的方式开展对话,不断深化经贸合作,地区合作成为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新动力。在国际事务中,中俄携手发挥着重要作用。展望未来,构建多元、包容、平等、互信的新型国际秩序,将是两国合作的重要方向。
谢伏瞻在致辞中指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一直保持着高水平发展态势,这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当前国际形势正发生深刻演变,和平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发展好与俄罗斯的合作,是我们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关系中国外交全局的重要内容和优先方向。今后,我们要继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切实利用中俄战略协作高端合作智库平台,加强同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的合作与交流,为中俄务实合作的长期发展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全面协作,作出应有贡献。
伊万诺夫强调,中俄关系代表着一种新型大国关系与合作模式。两国关系发展既符合自身需求,也符合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在合作交往中,中俄两国摒弃僵化的、官僚式的传统协商模式,以积极沟通,取长补短的合作理念,推动政治对话、经济合作与地区交流。在双边合作外,中俄携手构建新型国际秩序,坚持世界各国平等参与的原则,努力解决国际体系碎片化的问题,为世界格局的健康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张汉晖表示,中俄关系正处于最积极、最健康、最稳定的发展阶段。双方建立了全方位合作交往机制,不断开拓新的合作领域,探索经贸合作、人文合作与地方合作的新模式。在国际关系领域,中俄努力打造多极化、民主化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捍卫地区与世界和平稳定作出应有贡献。未来,中俄两国应持续增强战略互信,深化经济利益融合,筑牢民心工程,实现中俄关系的继续发展,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携手发挥更大作用。
阿利莫夫表示,中俄两国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国家,也是欧亚大陆上的重要国家。两国为上海合作组织的诞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上合组织是独一无二的国际组织,坚持各国平等参与的原则。成员国无论大小、强弱,都是以构建良性、健康国际秩序为目标的伙伴。当今世界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上海精神”得到更多认同。扩员后的上合组织既具备推动国际格局演变的潜力,也有维护国际秩序良性发展的责任。在上合组织的发展过程中,中俄应该也能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梁建勇在致辞中介绍了福建省的发展概况以及在中俄合作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中俄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友谊源远流长。作为幅员辽阔的大国,地方合作是两国关系发展的重点领域。未来,福建将按照中俄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以地方合作交流年为契机,将福建的市场、资金优势与俄罗斯的资源、人才优势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挖掘合作潜力,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作出新贡献。
李东东指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人文交流在两国关系高水平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润物细无声,民间友好既是中俄友好关系的基础,也是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目标。近年来,中俄两国民间交往和人文交流正在掀起新的浪潮。在传统友好项目的基础上,中俄两国积极搭建新的人文交流平台,塑造人性相容、情感相通的民间合作模式,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极大助力。
与会代表就中俄国际协作、地方合作、安全合作、经济关系和人文合作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积极发表意见,献言献策。会议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联合发布智库报告,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联合发布研究报告。报告成果将为进一步发展新时期中俄双边关系、落实“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战略对接提供参考。
[责编:李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