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
【本课主题】
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主讲嘉宾】
范玉刚,现任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文学室教授,研究生导师。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全国马列文论学会常务理事、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秘书长。
【文字实录】
习近平总书记再三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多元文化发展格局中,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滋养和土壤,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性托举。全球化语境下,世界文化思潮的激荡越发剧烈,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思潮相互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建构和积淀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重要精神支撑,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只有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国古代先哲历来追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旨在以虔敬之心、敬畏之感厚德载物,创建了有别于国家的天下文明观。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失根、失魂的核心价值观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深刻阐发和理解中华文化中强调的“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等思想理念。这些思想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它们依然活在当代中国人的心理。这些思想理念,在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中不断与时俱进,又有着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断深化了中国人骨子里的认同感。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要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和文化追求,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人的文化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充分体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精神升华。
现实经验表明,发展文化产业是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的有效路径,因为文化产业是内容产业,是内容为王和内容制胜,传统文化内容最有中华文化本性,它需要借助现代技术得以传承和弘扬,在社会化文化生产中实现中华文化的积累和再创造,并以活态化的方式滋养当代中国人,使其显现于大众的日常生活和举手投足。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的繁衍生息中,孕育出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人类文明百花园中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核。只有系统地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讲出背后的故事,通过文化产业创造出适合时代特点的文化精品,在广泛传播中使之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才能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其中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系统、全面的技术支撑,使优秀传统文化活态化地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环境养成,大规模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将使其成为大众举手投足的某种依循,激发千万普通民众参与到中华文化复兴的伟业中,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与设备将助力优秀传统文化从田野、课堂、图书馆、博物馆中走出来、活起来,走进生活、走入世界,从而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有力支撑。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说到底,文化自信的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居于灵魂性的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国发展道路指引前进方向,为中国制度建设提供价值支撑,为中国理论的凝练升华提供中国经验,不断丰富人的心灵世界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日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饱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已成为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重要力量,成为以文化人、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形式,成为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和道德基础。只有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满怀豪情地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