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 胡拥军
12月4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中国乌镇盛大开幕。本届大会以“发展数字经济 促进开放共享——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旨在深化互联网和数字经济交流合作,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贺信中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精准研判了“中国数字经济将进入快车道”,并表达了在新时代中国希望作出更大贡献的担当与使命,愿意通过努力“推动世界各国共同搭乘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
中国乌镇正在传递数字经济的全球智慧。根据在乌镇发布的《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复苏最强劲的动能。2016年全球数字经济呈现规模大、比重高、速度快的发展态势,美国、中国、日本、英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万亿美元,分别为11万亿美元、3.8万亿美元、2.3万亿美元和1.43万亿美元,占GDP的比重分别达到59.2%、30.1%、45.9%、54.5%,且数字经济增速均显著高于同期GDP。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汇聚了各国政府部门、研究机构、数字企业以及国际组织的数字经济交流,传递了世界各国发展数字经济的共同智慧。
第一,发挥技术创新的智慧。数字经济代表了新的技术范式,数字技术具有基础性、广泛性、外溢性、互补性特征,有利于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交易效率与产权利用效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是全球创新最活跃的领域。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数据,《专利合作条约(PCT)》提交的全部专利中,ICT领域的专利占比接近四成。当前,中国数字技术创新的后发赶超势头明显,在部分领域与发达国家并跑甚至领跑世界。在乌镇召开的“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上,集中了全球互联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如阿里巴巴的ET城市大脑、摩拜的“魔方”大数据、特斯拉的能源互联网、微软的人工智能以及中国量子计算机、神威超算、北斗导航等。
第二,发挥制度弹性的智慧。全球实践表明,数字经济的命门取决于能否破除制约数字生产力释放的体制机制障碍,打通信息壁垒、利益壁垒与制度壁垒。美国、欧盟、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传统发达国家都相继出台了系统的数字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与制度政策。与先行工业化国家不同,中国是在工业化尚未完成的情况下迎来了数字化,推进数字经济战略规划、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建设的历史包袱少、路径依赖弱。近年来围绕智能制造、“互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密集,出台了政策措施,为引领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充分发挥了制度弹性优势。中国的经验也是世界的智慧,在乌镇,中国与埃及、老挝、沙特、塞尔维亚、泰国、土耳其、阿联酋等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呼吁“培育透明的数字经济政策”,倡议“推进国际标准化合作”。
第三、发挥数据禀赋的智慧。如同劳动力与土地之于农业经济、资本与技术之于工业经济,数据已经成为数字经济的关键生产要素与战略性资源。根据相关监测统计,2015年全球的数据总量为8.6ZB,全球数据总量的增长速度在每年40%左右,预计到2020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达到40ZB,大数据产业规模将超过万亿美元。对于中国而言,数据资源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方面,改革开放近40年来,粗放型发展模式导致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另一方面,社交媒体、电子商务、信息消费、电子政务的发展等使得我国形成了全球最庞大的数据资源,为重构新时代的资源禀赋优势提供了条件,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大数据资源将达到8ZB,大数据产业将超过1万亿元。
第四,发挥网络红利的智慧。数字经济是天然地面向全球大市场的开放型经济,具有典型的网络效应特征,数字产品与服务通过跨境平台走向全球具有独特的优势。2016年全球网民规模达到34亿人,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庞大的网络市场需求。从全球来看,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网民规模(7.51亿人),通过网络平台能够充分发挥网民规模红利与大国市场优势的共振效应,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电子商务交易额占全球的40%以上,互联网金融企业数量与市场规模位居全球首位,分享经济规模达到3.45万亿元,是世界数字经济发展的双子星之一。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中,跨国数字平台成为引领新一轮全球化的超国家经济体,如美国的Uber、Airbnb,中国的阿里巴巴、滴滴出行、OFO共享单车等,这些快速崛起跨国数字平台正在赶超崛起于工业时代的传统跨国企业。
站在乌镇观瞻全球,一网知晓天下,数字经济的潮流激荡前行,它带来的全球经济转型贡献将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未知大于已知是对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最肯定的判断,数字经济的行动只争朝夕,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世界各国无可避免地在数字经济中百舸争流。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各国重塑全球竞争力的重大机遇,也是各国合作共赢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