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费问题应对:刚风劲健,坦然纠正误读
君子之德风,“大家”总在不经意间展现出风范。在人大发布会上,中国的军费开支及其中影射的对外意图是外媒的最大关切。五年来68次提问中,军费问题从未缺席。2013年,即傅莹担任人大发言人的第一年,路透社拿到外媒第一问,问中国军费的使用与规模。其后四年,中国国防开支与周边外交意图始终是人大新闻发布会的必答题。
这是中国崛起的整体语境。一个在几十年间改写世界经济实力对比的新来者,它的内部正在进行怎样迅速的变化,它的强大与复杂会给世界格局带来怎样的投影?
图:2013年傅莹出任全国人大发言人后的首场发布会
对过去五年人大发布会文字实录稍作文本分析,不难发现这一任发言人的应对特点:在回应外界忧虑之前,先回应外界忧虑背后的逻辑,是缓冲,也是坦诚,将中国意图与关于中国意图的“假设”区分开,并明示这样的“假设”本身已经构成对中国的“误读”。
这样的回应方式并非生硬,而是以平白、轻松的开场切题。2013年面对军费提问,傅莹的第一反应是,“我观察了一下,这个问题似乎是人大新闻发布会的必答题,前面几任发言人都回答过了,但是仍然有很多国际关注。好像中国每年都需要向外界解释为什么我们要加强国防建设。”
2015年,她在正式切题前再次提到,“每次外媒都要问军费,据说我的前任也是如此,前任的前任也是如此,好像据说是外媒到我们这个发布会来,主要关心的就是军费。而且在人大之前,早早的他们的文章都写好了,中国军费如何如何,就等着今天这个数。”
到了2016年,傅莹回应军费预算的第一句是,“我们整个预算的大盘子是明天提交给人大代表,我每年都解释,外媒在我的记者会上希望早点拿到军费预算的数据,但是我提前讲单项预算又有抢跑之嫌,但是我要不讲,你们是不是有点心塞,所以我还是给你一个大致的数。”
在2017年最后一场发布会上,傅莹在回应其他问题时仍不忘带过“军费必答题”这个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