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 3月4日,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工程第三十六场活动在南京火车站举行。“当代雷锋”、全国道德模范、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副政委孙茂芳,作题为《像雷锋那样做人做事 做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模范》的讲座。全国“时代楷模”、南京站“158”雷锋服务站原客运员施凤英、值班员黄吉莉作题为《48年接力学雷锋,弘扬敬业爱岗价值观》的演讲,并与现场观众和网友进行互动。
孙茂芳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50年来坚持学雷锋做好事的故事与体会。他认为,要把事情做好、做实、做长久,就要把践行服务的切入点放在“五小”上,即为了温暖孤独,甘做贴心合意的“小棉袄”;为了扶助残疾,甘做坚韧顽强的“小拐杖”;为了照亮希望,甘做默默燃烧的“小油灯”;为了发扬“两个极端”,甘做病人床前的“小护士”;为了传递薪火,甘做润物无声的“小雨滴”。
孙茂芳表示,服务人民,首先要有感情、有同情心,才能不怕麻烦,不怕累、不怕委屈。“特别是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给他们多一份关爱,社会就多一份和谐。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就是要从事关群众利益的小事做起,哪怕只做一根小拐杖,也可让人走向光明,走向幸福。”
在演讲中,孙茂芳指出,创新理论是坚定一个人理想信念,永葆先进性的基石,也是保持一个人坚持学雷锋不动摇,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指路明灯。他说:“雷锋能成为共产主义战士主要是因为坚持学习科学理论。我在学雷锋的过程中之所以长期坚持不动摇。一个根本原因是创新理论这盏明灯指引了我,使我把学雷锋从形式提到神似。”
孙茂芳的精彩演讲引起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施凤英在演讲中,真实地还原了南京站“学雷锋班组”李慧娟、孙燕光等两代劳模的事迹,讲述了自己在工作中发生的点滴,她深有感触地说:“你待旅客如亲人,旅客待你如恩人!我只做了一点点好事,他们就念念不忘、感激不尽。我只有做得更好,才能对得起人民铁路这个光荣称谓,才能对得起旅客金子般赤诚的心!”
黄吉莉在演讲中说,“158” 雷锋服务站服务的是特殊旅客群体,他们有着特殊的心理和需求,在这个岗位上,光有热情和干劲不够,还需要高超的服务技能!“我们利用休息时间,苦练本领:到心理咨询室学习心理疏导;到医院学习急救和护理常识;自学英语和手语。”她讲道:“工作4年多,我们学会了为别人着想,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品尝了成长的喜悦,收获了奉献的快乐,更找到了‘行小善、成大美’的人生价值。”
据了解,“158”雷锋服务站前身是南京站“学雷锋班组”,成立于1968年,是专门为老、弱、幼、病、残、孕等有困难的旅客提供义务服务的班组,在全国铁路系统是第一家,先后获得全国和省级荣誉50多项,2015年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成为传承雷锋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国先进典型。
本场活动由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共上海铁路局委员会、南京市委宣传部、光明网承办,南京火车站、江苏城市频道协办。光明网对本次讲座进行现场视频直播,光明日报官方微信账号开设“百场讲坛微信墙”供网友留言、互动和提问。来自南京市学雷锋先进集体和个人代表,大中学生志愿者代表,南京火车站职工代表等300多位观众到现场聆听了讲座,来自全国的341万网友收看了节目,29.7万网友通过微博、论坛等参与了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