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任成金(天津师范大学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传承文明的载体、增进理解的桥梁”,强调“支持服务国际社会开展好中文教育是中国作为母语国的责任”,凸显了中文教育在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增进中外理解互鉴方面的重要作用。作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交流的重要平台,孔子学院不仅是中文国际教育的桥梁载体,更是增进中外国家理解与互通的重要纽带。进一步发挥孔子学院在中外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搭建民心相通之桥,是有效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课题。
探索中外文化“交集”地带,凝聚广泛价值共识
中外文化交流的基点不仅仅在于语言文字的互相传递,更在于不同文化间的情感与价值共鸣。作为中外交流的重要平台,孔子学院需积极探索中外文化的“交集”地带,发掘情感价值共识,以文化认同理解为纽带,促进中外文明深层融合融通。
第一,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指引,凝聚广泛价值共识。孔子学院在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中要围绕全人类共同价值这一核心理念,在交流互鉴中发掘文化“交集”地带,寻找情感价值的共识与共通所在。要善于在中文教学和交流中挖掘中西方普遍认同的文化价值要素,弘扬中华文化所蕴含的全球普适性价值理念,使海外民众能够在感知和体验中华文化的过程中也能够理解和领会“天下大同”“厚德载物”“天人合一”等传统理念所蕴含的真善美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从而在把握中外文化契合点中实现文化情感的“同频共振”。
第二,理性看待多元文化特质,求同存异弘扬共性文化。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关键在于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即要在坚守本土文化立场、尊重多元文化价值的基础之上充分理解中外文化的共同性和独特性,做到既“求同”、又“存异”,开放包容地开展文明交流对话。一方面,孔子学院在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中要始终秉持“求同”原则,以“仁爱”“正义”“诚信”等具有广泛认同基础的普适理念为切入点,强化中外文化间的情感联结与价值融合。另一方面,也要尊重“存异”,以客观理性、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外部文化特质和文化差异,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等方面的不同看法,需要始终保持尊重差异和理性对话,处理好“共性”和“个性”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传播和弘扬符合不同国家人民共同利益、共同理想和共同追求的共性文化,努力将孔子学院建设成为有效推动中外人民情感共融、价值共通的重要纽带。
强化“文”“教”有机结合,展示鲜明文化特色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孔子学院的教学实践中,传统文化和通识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彰显中华鲜明文化特色、深化文化交流互鉴的关键环节。孔子学院应充分依托于独具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强化“文”“教”结合的基本定位,以文化共情共融促进文明互通互鉴。
第一,在发掘本土文化特色中提炼核心价值符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智慧,鲜明展现着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是中国为世界文化交往和人类文明发展所贡献的重要精神财富。孔子学院的文化教育活动应发掘体现鲜明民族特色和当代世界意义的优秀文化资源,从中提炼出适合文化交流和课堂传授的民族文化精神标识,“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例如,在孔子学院文化交流和实践教学中融入节日时令等民俗文化、《论语》《诗经》等文学文化以及传统戏剧音乐等艺术文化,将这些民族文化特色加以创新性包装,使之兼具实际教学性和普遍审美性,不仅能够有效传递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念,也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打造具备人类文明共同价值的特色教学资源,有力带动中外文化互鉴和文明共情共融。
第二,在践行文化交流活动中促进人文价值互通。本土文明与外来文明的交流互鉴不能局限于书面表达和语言传述,而应通过深切的交流实践强化感知体验和人文认同。一方面,孔子学院应聚焦艺术文化交流活动的实践参与性,开展文物遗址参观、传统艺术表演和赴华交换访问等教育实践项目,同时充分利用VR、AR等现代数字技术,通过实景领略和实况呈现来传递中华文化的价值感召与人文关怀,确保海外受众能够亲身融入和感知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要注重传统实用文化和思想精神价值的并行性,在实践中以中华饮食、医药和武术等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的实用文化符号作为兴趣切入点,以实用文化为载体、以思想文化为核心,使“民以食为天”“致中和”“养正修心”等精神文化资源在实践中得到全方位感知和理解,促进跨文化理解认同。
开展中外交流对话,增进文明互信互鉴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随着全球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文化交流的形式、手段和平台不断革新。在这一背景下,孔子学院应有效利用多元化媒体平台,推动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对话,通过微观情感互动和深层次话语叙事来拉近中外心灵距离、增进彼此互信互通,共同构建“天涯若比邻”的文化交流互鉴新格局。
第一,在宏观文化对话中融入微观情感互动。宏观层面的文化交流对话往往聚焦于国家、民族间的整体性叙事,而要真正触动人心、激发互信共鸣,则是个体的微观情感互动细节。因此在中外文明对话中,既要注重宏观文化叙事构建,也要通过微观性情感价值互动来增强文化交流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这就要求孔子学院在推动全球文化互通互鉴中必须要兼顾国际视野和他者意识,充分考虑海外受众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以国际普遍认可和接受的文化思想表达“讲好中国故事”。不但要掌握促进文化互鉴共融的宏大叙事话语,也要通过微观个体对话,如海外师生经验交流和视觉化分享等形式来引发受众情感共鸣。这种基于微观层面的情感价值互动能够有效增进孔子学院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的兴趣吸引力和正向传播张力,在双向情感、双维对话的有效联动中促进中外交流对话的可知、可感、可信和可及。
第二,在新兴数字文化平台交流中构建深层话语叙事。社媒平台、短视频平台等新兴互联网媒介的发展普及,使信息化时代的文化传播从传统的单向讲述模式发展为双向多维的交流对话形态,为中外文明交流对话提供了更多可能。在此过程中,孔子学院应当积极构建中外文明对话的深层叙事,将中华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融入全球语境,形成更有温度和深度的中西融合话语。一方面,要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化、创新化表达,围绕和平发展、生态保护和公共卫生等全球性议题开展多语种、多形式的创意性话语叙事,回应全球关切、凝聚全球共识,构建起符合国际惯例和国别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传播话语体系。另一方面,要注重文化交往叙事的价值取向和正向反馈,确保孔子学院文化交流信息的公开透明性和成果真实性,增强其国际公信力和吸引力,进一步拉近同海外受众的心理距离,使孔子学院在跨符号、跨身份和跨国别的话语叙事中成为中外国家真情交往、中外文明互信互鉴的友好使者。(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李彤对此文亦有贡献)
[本文系山东省社科规划高校思政专项重点项目“现代传媒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16BSZJ01)、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项目“民族复兴图景下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确立及其巩固”(22CZTJ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