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马福运(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
2024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兰州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要保护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精神,让黄河文化代代相传。
一、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并引领中华文明的多元化发展,为中华文明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资源和文化遗产。
黄河流域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必备条件。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为中华文明的兴起和繁荣提供了适宜的地理条件、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首先,黄河流域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源地。黄河流域的地势、水源、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农业发展。早在距今一万年前后,以粟为代表的旱作农业作物在黄河流域萌发,初步架构起中华民族以农为本的社会经济结构,为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次,黄河流域为中华文明发展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黄河流域水系发达、支流众多,从西到东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四个地貌单元,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发达的水利网络、适宜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各类资源,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创新提供了多样化的自然资源和生存条件。再次,黄河流域发达的交通和商贸是中华文明交流的必备条件。黄河流域位于中心地带、连接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位置,使这里成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地区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为中华文明的兼容并包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基础条件。
黄河文化促进并引领中华文明的多元化发展。作为在黄河流域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黄河文化是一种涵盖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经济成就、哲学思想、宗教思想以及思维模式、情感模式、行为模式在内的文化综合体。在五千多年绵延不绝的发展中,黄河文化以其强大的文化向心力和凝聚力,以及根源性、连续性、正统性、包容性、统一性、创新性等独特的文化特色,奠定了其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主导和引领地位。黄河中下游作为率先进入文明社会的地区,无论是发迹于黄河两岸的“三皇五帝”,还是兴盛于河洛之间的夏商周三代,直到北宋之前的几千年时间里,黄河流域始终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存在,黄河文化始终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无论是裴李岗、仰韶、龙山等原始文化,城市、文字、建筑等文明载体,还是儒家、道家、法家等中华元典文化,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等不同文化流派,这些林林总总的中华文明元素均根植于黄河文化之中;无论是在与草原游牧文化碰撞融合中丰富中华文化,还是在与世界其他文化交流互鉴中吸纳文明成果,黄河文化作为世界“大河文明”中唯一没有断流的文明,作为“四大发明”等许多中国文明元素的原创平台,始终保持着强大的整合张力和旺盛的创新活力。
黄河文化为中华文明注入了丰富的黄河元素。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仅是一个遵循自然规律的生态系统,而且是一个孕育华夏文明的鲜活文化生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分布有郑州、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诞生了‘四大发明’和《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著作”,已然成为中华文明的资源宝库。一则,黄河文化为中华文明留下了众多历史遗存。黄河流域诞生的众多古都、古城和古文化遗址,诸如郑州双槐树遗址、洛阳二里头遗址、西安半坡遗址等,都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二则,黄河文化为中华文明提供了丰富文化遗产。其中,甲骨文、金文等文字体系奠定了中华文明发展的文字基础,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丰富了中华文明的艺术宝库,儒家、道家等哲学思想对中华文明思想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三则,黄河文化为中华文明赋予了多维价值要素。黄河文化以其主体性与主导性,培育了中华民族万姓同根、万宗同源的民族心理,大一统、大融合、大团结的主流观念,成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实现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思想主轴与精神载体。
二、黄河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在黄河滋养与考验下形成的以“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为内核的黄河文化,彰显了中华儿女热爱故土的根亲意识和不惧困难的民族性格,涵育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为内涵的伟大民族精神。
黄河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作为中国文字起源之地、中华文明肇兴之基、中国科技创新之源,黄河流域人民面对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基于改造自然和创造美好生活需要进行了各个方面的尝试,孕育出黄河文化的原生性创造精神基因,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的木之根本、水之渊薮。先民们在这里改进生产工具、创新耕作技术、兴修水利工程,特别是通过治理黄河以趋利避害的过程中,创造了我国最早精耕细作的农业、繁荣的手工业、发达的商贸业,并以此为基础使黄河中下游成为长期兴盛不衰的思想解放区、文化活跃区、科技创新区。无论是诸子百家特别是儒家思想的蓬勃发展,还是最早的天文历法和数学特别是“四大发明”的出现,都对我国和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利用自然到改造自然,从文艺创造到科技发明,黄河文化以创新创造基因塑造了中华民族伟大的集体人格。
黄河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奋斗精神。黄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紧密相连。自古以来,黄河就以其汹涌澎湃、勇往直前的磅礴气势,熏陶浸染着华夏儿女一往无前、百折不挠的民族品格,塑造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同时,一部艰辛的治黄史,也浓缩出中华民族的苦难史、奋斗史、治国史。史料记载,历史上,黄河决口泛滥达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0多次,水患范围北到海河,南达江淮,其泥沙、悬河、断流等问题堪称世界之最,其治理问题成为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重大难题。而在与黄河水患搏斗中锻造形成的不惧艰险、敢于斗争、无坚不摧、坚韧刚强的主体精神,成为激励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勇前进的核心动力。无论是从黄河两岸传遍长城内外的《黄河大合唱》,还是分布于黄河流域的革命文化,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奋斗精神的具体呈现。
黄河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团结精神。九曲黄河一路奔腾万里、汇聚百川入海,以一种高度包容的内源性气质涵育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团结精神。一方面,黄河作为“百川之首”和黄河流域长期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特殊地位,是促成中国“大一统”传统和不同族群交流交融、多元文化交汇交锋的重要地理因素,孕育出“尚和合”、“求大同”的黄河文化思想特质,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源泉。另一方面,从大禹治水到潘季驯“束水攻沙”、从汉武帝“瓠子堵口”到康熙帝把“河务、漕运”刻在柱子上时刻警醒,在历朝历代把治理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作为“国家工程”统一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客观上是统一思想、汇聚力量、团结协作,甚至统一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管理方式的需要,主观上促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文化传统,成为中华民族“全国一盘棋”、“大团结”的重要精神内核。
黄河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精神。黄河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和桀骜难驯忧患河的统一体,孕育出现实苦难与美好梦想交织的黄河文化奇特图景。一方面,敢于追求伟大梦想是黄河文化的固有品格。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产生于黄河流域的这些神话传说犹如“人类童年的梦”。这些传说并非单纯为了赞美英雄的个人行迹,而是把先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化于早期生活的苦难现实,并慢慢融汇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血液,生成“精神图腾”。另一方面,敢于实现伟大梦想是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核。“开封城,城摞城”景观中层层叠压的6座古城,见证了黄河水患给两岸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数千年来,黄河虽长期屡治屡决,但中华民族从未放弃实现黄河安澜的梦想,中华儿女从未停下追逐黄河安澜的脚步,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黄河岁岁安澜的千年梦想。
三、弘扬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内蕴着发展黄河流域社会生产力、挖掘黄河文化现实生产力的双重逻辑。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发展黄河文化的现实生产力,是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必然要求。
打造黄河文化独特标识,守护中华民族家国记忆。文化标识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区域文化的重要标志。基于黄河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特殊地位,黄河文化标识不应是一个简单的地标性或文保性概念,而应是涵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形象文化等多元要素的系统集成概念。当前,虽然有以郑州炎黄二帝雕塑为代表的历史人物标识,以兰州黄河楼为代表的历史建筑标识,以郑州黄河博物馆“黄河鲤鱼”吉祥物等为代表的生物及其传说标识,以诞生于黄河流域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发明标识,但这些黄河文化标识的集成性、全域性、代表性、历史性、传播性彰显还不够。因此,必须着眼于守护中华民族家国记忆的需要,加快建设体现中华文化“根”和“魂”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作为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文化工程,黄河文化公园建设应统筹沿黄九省(区)甚至更多支流省份的力量,既要挖掘各区段特色文化资源以强调适地性,更要挖掘中华文化的源流发展以体现归趋性、突出认同性,着力打造能够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长廊、凝聚中国力量的共同精神家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文旅体验空间,在黄河流域形成“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文化传统”良性互动的复合系统。
做大做强黄河文化产业,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作为一项重大国家战略,基本点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关键点是科技赋能、创新发展,打通“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突破点,通过挖掘黄河文化跨越时空的价值本源以守其文化根本,通过创新呈现形式以使其顺应时代潮流,将黄河文化的历史价值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推动黄河文化与实体经济融合实现产业化发展。通过深入挖掘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文旅项目、特色文创产品和特色景观体系,打造黄河风情旅游带和文化体验廊道,并以此为基础实施黄河文化“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战略,推动黄河文化融入我国产业发展新格局,实现以文兴产、以文润城、以文塑旅、以文惠民、以文化人。要推动黄河文化与数字经济融合,实现创新性发展。充分运用云计算、区块链、虚拟仿真等数据信息技术,推动黄河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并以此为基础实施黄河文化“数字+商业”融合发展战略,通过实施黄河文化IP开发工程,共建黄河文化公共服务数字化平台,建立黄河文化创新知识产权协同发展机制,推动黄河文化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化升级。
提高黄河文化传播力,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黄河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与力量之源,是中华儿女的心灵故乡和精神家园。应着眼于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进一步释放黄河文化生产力、增强黄河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提高黄河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要加强黄河文化研究与阐释。大力实施黄河文化研究工程,推动建设一批跨学科、交叉型、多元化的黄河文化学术创新团队、研究基地和交流平台,着力构建黄河文化研究的思想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努力推出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黄河文化研究标志性成果。要加大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力度。对于发端于黄河流域、承载着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黄河文化资源,如庙会、民居、皮影、刺绣、面花、剪纸等传统文化,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以及一些与祭祀、串亲等有关的传统习俗,应建立保护名录、健全保存体系、加大抢救力度。要加强黄河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定期举办大河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展中华人文始祖祭拜大典等,打造黄河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高端平台;通过加强黄河文化产品的跨国生产与海外传播,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黄河文化品牌和数字化传播平台,推动讲好新时代的黄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