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健康丝绸之路”、生态环境保护、高质量发展、科技伦理治理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马晓伟:稳妥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建设】
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马晓伟认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共同价值,也是携手“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打造“健康丝绸之路”、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价值引领。我们要按照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工作总体部署,稳妥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建设。一方面,加强合作对接,维护卫生安全。在疟疾、血吸虫病、禽流感、脊髓灰质炎等新发再发传染病防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卫生应急处置等领域,积极分享经验、开展联防联控。另一方面,促进卫生发展,夯实民心根基。围绕促进全民健康覆盖、改进医疗服务与健康管理、促进健康老龄化等全球共同关注的议题,广泛开展民间技术交流合作;应用适宜技术和先进技术,培育临床和卫生管理人才,提升专科诊疗水平和管理能力。同时,推动卫生创新,助力共同发展。加大对发展中国家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数字化医疗设施和诊疗技术提升的支持;积极拓展医学研发与科技创新伙伴关系,开展创新医学转化应用合作。另外,参与全球卫生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积极参与相关全球卫生治理合作机制和平台建设,充分发挥金砖国家、上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性平台作用,推动“健康丝绸之路”的合作成果、知识经验、技术标准在国际多边机制中更好发挥作用。
摘编自《人民日报》
【王颖: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学校德育研究院研究员王颖指出,生态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问题。正确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根本在于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层面,积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着力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和制度安排,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绿色化水平。在坚定绿色发展定力层面,形成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政策体系、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和市场体系,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治理体系和治理格局。在倡导绿色消费方式层面,要进一步引导社会认同绿色消费,把绿色理念融入消费领域和链条体系,扩大绿色消费群体,充分释放绿色消费潜力和规模优势。在开展绿色国际合作层面,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的全球性统筹、多主体参与、跨区域协调,以建设美丽中国推动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摘编自《光明日报》
【伍建民、任晓刚: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伍建民、任晓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努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才能为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提供重要体制机制保障,需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激发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聚集国内外资源要素,努力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开放有序、竞争充分、秩序规范;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二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既要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又要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三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四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对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养老、住房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积极搭建战略对接平台,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接,形成相互促进、互动循环的发展态势。五是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要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积极融入服务贸易全球分工,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程度,构建更高标准、更高质量的自贸区网络。
摘编自《经济日报》
【夏婷:加强科技伦理治理,为科技强国建设筑牢伦理根基】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夏婷表示,自2019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组建方案》以来,我国在加强科技伦理治理顶层设计、推进科技伦理审查和监管、强化科技伦理教育与宣传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国科技伦理治理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保障科技创新的健康发展,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为科技强国建设筑牢伦理根基,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伦理治理。一是加强科技伦理法律制度建设。加快制定生命科学、医学、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的科技伦理规范、指南,进一步明确管理部门、创新主体等在科技伦理治理中的权责边界,建立科技伦理的负面清单。二是推进科技伦理审查和监管工作规范化。加强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科技企业科技伦理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将科技伦理审查和监管纳入科技活动全过程管理;建立对新兴科技领域的动态跟踪机制,完善风险预警机制,推进审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完善科技伦理教育和培训长效机制。高等学校是科技伦理教育的重要阵地,应围绕开金课、推名师、编精品教材等重点任务,加强科技伦理教育的课程建设和教材开发,培养科技伦理人才队伍;发挥科技类社会团体的作用,组织开展制度化、机制化、常态化的科技伦理培训。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光明网记者 赵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