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常庆欣(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衡量一个国家在经济上实现现代化的能力和水平,主要看其经济的“含金量”。这需要综合考量产业基础、市场潜力、宏观调控能力等支撑条件,统筹考察经济发展能够持续不断迸发创造力的内生动力、市场活力等能量源泉。不同于许多发达经济体呈现出的“动能减退”“停滞边缘”的趋势,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力巨大,动能和态势强劲,显示出了较高的“含金量”,完全有条件、有能力行稳致远。
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我国经济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变化仍能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这与巨大的发展韧性密切相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遭遇偶然事件的冲击可能会出现短期的波动,但决定其长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经济韧性坚实与否。从世界范围来看,一些经济体由于基础薄弱、韧性差,不仅在冲击影响下经历了严重收缩,难以恢复波动前的增长路径,甚至在短期冲击后演变成了趋势性危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发展具有“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的重大论断,其中重要一条就是“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深刻揭示出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这也被各种“压力测试”所检验、所证明。
这一坚实基础,体现在完备工业体系的强力支撑上。“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从20世纪50年代推进工业化实现从无到有的蜕变,到改革开放以后完成从小到大的跨越,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转型升级开启由大变强的征程,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另外,我国地域广阔,各区域资源禀赋存在差异、产业间配套能力强,能够有效减缓和化解负面冲击,有较好的自我修复能力。
这一坚实基础,体现在有需求层次多元、规模优势显著的内需市场上。不管是2008年“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20年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还是当前推动构建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突出,这是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应对外部冲击、提升经济发展自主性的有效途径。在外部需求低迷的状况下,我国在居民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领域形成了巨大的内需潜力和空间,2023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77.2%,成为推动经济恢复和发展的“稳定剂”和“助推器”。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这不仅意味着扩大内需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还内蕴着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的新要求。
这一坚实基础,体现在数量多、空间足、灵活性和可持续性兼具的政策工具应用上。宏观调控必须适应发展阶段性特征和经济形势变化。有效的经济政策工具能够帮助一国经济在出现波动时审时度势、从容应对。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台了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众多政策:一些延续实施的政策如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费优惠、上调部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等有利于稳定预期、增强信心;一些针对性强的政策如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等持续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这些日趋合理运用的现代化宏观经济政策,应合了“扩需求、调结构、提信心”并重的基调。实际上,有效的经济政策不仅能够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韧性,对于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形势下的世界经济复苏也至关重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这是有利于改善全球经济治理、提升各国应对冲击和经济波动能力的中国倡议,也是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营造有利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外部环境的重要对策。
如果说发展韧性和潜力为中国经济“含金量”奠定了坚实基础,那么发展动力和活力就是进一步持续激发中国经济不断创造新成就的力量源泉。在经济总量和规模不断跨越新关口的同时,中国经济也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重点表现为经济新动能成长壮大,产业、需求、区域、要素等结构持续优化。其中,创新是不断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落脚点。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最直观的表现是,技术创新成为我国社会生产力持续提升的战略支撑,彰显了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作为一种从体系内部发生变动并不断积累的过程。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这明确了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地位和目标要求。经过多年沉淀,我国科技产出水平实现较大跨越,尤其是新时代以来在科技事业领域多次破解“卡脖子”难题,“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一方面是基础研究“从0到1”的突破,另一方面是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从1到10到100”的突破。从新能源到新一代信息技术,从深海到深空,蛟龙、天宫、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量子通信等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标志着中国科技创新在国际上实现了并跑到领跑的质的飞跃。这不仅能够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还有利于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例如,浦东新区就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中取得累累硕果,集聚了上百家创新型企业,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发展,高技术引领发展的动能不断积聚、增强。另外,依托技术创新,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工业物联网为代表的各类新经济在全国范围内也得到了跨越式飞速发展,不仅促进了产业变革,而且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增长起到了优化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推进市场竞争、促进消费需求转型升级、增加就业机会等重要作用。
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察经济活力的窗口,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不断焕发活力的重要主体。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重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并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等,为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奠定了基调。从2022年财政部与科技部联合印发方案,提出要“形成各类企业‘创新不问出身’的政策环境”,到2023年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对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部署,我国从市场体制、产权制度、国家治理、企业家精神等各个层面支持企业活动。多举措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目前中国经济在政策效力与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相结合方面连续加码,彰显了我国经济持续向好背后的“含金量”——是创新驱动、动力更足的增长。
正如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分析经济形势、部署经济工作中深刻指出的,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也是中国经济的优势所在。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就需要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发挥强大的理论指导力,中国经济“含金量”也将在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市场潜力加快释放、发展动力不断增强、政策效应持续显现中进一步提升。
相关链接
【时代青音】陈先达、臧峰宇对谈:如何在时代语境中推进文化的实践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