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惠东坡(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新闻传播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全球修辞学会-视听传播学会常务副会长)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日益频繁。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国家和文明都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叙事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影响国际舆论,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作为一个正在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力前行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需要构建一个能够反映我国国家形象、民族精神、社会发展、文化特色和价值取向等多方面内容的叙事体系,即中国叙事体系。中国叙事体系注重道德规范、情感表达、象征隐喻和美学创造,是我国思想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外在表达形式。中国叙事体系是不同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时代精神和文化传统的表达范式、叙述模式和叙事风格,它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叙事体系,是新时代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提升中国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中国叙事体系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自身形象、传播自身声音、提供自身方案的有效载体。在当前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和全球治理面临新挑战的时代背景下,加快中国叙事体系的全球化建构,是提升中国话语权、增强国际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迫切需要。面对全球化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积极探索中国叙事体系全球化建构的创新路径。
(一)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叙事体系。叙事体系是传播思想观念、表达价值立场、塑造国家形象、引领舆论导向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结合当代中国发展实践和世界发展趋势,创造性地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叙事体系。
(二)培育具有国际认同感的叙事逻辑。叙事逻辑是指在叙事过程中所遵循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法,它反映了一种对历史和现实、对自身和他人、对问题和解决方案等多方面内容进行分析和阐释的逻辑关系和逻辑顺序。叙事逻辑是影响叙事内容和叙事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要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各国人民的共同福祉出发,基于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和中国奇迹的成功实践,顺应国际社会诉求,构建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具有人类共同价值的认知体系。我们要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在尊重不同文明特色和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寻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培育具有国际认同感的叙事逻辑。
(三)运用具有国际吸引力的叙事技巧。叙事技巧是叙事体系的外在形式和表达方式,是对叙事内容和形式进行选择和组织的技能和方法,也是影响叙事传播效果和受众反馈的重要因素。我们要在保持中国风范、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国家受众的信息接受偏好、思维特点、文化信仰、风俗习惯等,形成符合国际目标受众、具有精准传播特点的叙事方式。要运用多种媒介和平台,采用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传播方式,创造更多传播精品,增强叙事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展示具有国际吸引力的叙事技巧。
(四)构建具有国际协同效应的叙事主体联动体系。叙事主体是叙事体系的实施主体和参与主体,是决定叙事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因素。我们要依靠全媒体资源优势,构建以官方叙事为主导,学界叙事为支撑,民间叙事为补充的叙事主体联动体系。我们要加强对官方媒体、专业媒体、民间媒体、新兴媒体等各类传播主体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国际叙事能力和水平,形成具有国际协同效应的多元叙事主体。
(五)营造具有国际共鸣力的叙事氛围。叙事氛围是叙事体系的外部环境和社会条件,在对外传播中,是指在讲述中国故事时所面对的国际舆论场和文化环境。我们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展现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和担当,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和信任。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促进中外文化互鉴。我们要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关切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及时澄清对中国的误解和偏见,有效化解对中国的疑虑和敌意,营造具有国际共鸣力的叙事氛围。
(六)加强中国叙事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完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叙事机制。叙事机制是叙事体系的保障措施和运行规则,是影响叙事质量和效能的重要因素。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是中国叙事体系全球化建构的前提和保障,是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推进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变化和国际传播任务要求,制定中国叙事体系全球化建构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主要任务、工作机制等,明确责任分工、资源配置等,形成科学合理、系统完善、操作可行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要加强法治保障和制度建设,完善中国叙事体系全球化建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措施、标准规范、评估机制等,形成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稳定可持续的制度机制。要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培育一支懂中外文化、通中外语言、精中外传播、能中外交流的高素质专业化叙事人才队伍,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机制。
(七)推动具有国际贡献力的叙事实践。叙事实践是叙事体系的实践载体,即具体的叙事活动和行动,是影响叙事价值实现的重要因素。我们要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在全球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话语权。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和传播渠道,创新传播方式和手段,增强传播吸引力和感染力,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更好理解中国、更加信任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话题和议题,主动阐释中国立场和主张,坚决反击各种歪曲和抹黑,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智慧和价值,展示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明,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增进中外文化交流和互鉴。
(八)丰富和提高叙事文本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叙事文本是指叙事时所使用的语言文字或其他符号。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就要构建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叙事文本。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等现代传播手段和平台,借助图文、音视频、动漫等多模态符号增加信息量和表现力。运用比喻、隐喻等修辞传播方式增加叙事文本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打造具有时代感和艺术感的优秀作品。运用符合国际惯例和国别特征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构建中国叙事逻辑,提高叙事文本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充分展示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社会制度、丰富的发展实践、广阔的未来前景等,增强叙事文本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总之,中国叙事体系全球化建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载体,以新媒体技术为手段,创新路径和方法,讲好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故事,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和认同,扩大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