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为老旧小区打造新时代的新场景
首页> 理论频道> 青椒谈 > 正文

为老旧小区打造新时代的新场景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21-05-20 14:4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周望(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性,对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比如,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继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加快老旧小区改造。201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大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大力发展租赁住房。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建设现代物流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更是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提升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和城中村等存量片区功能,推进老旧楼宇改造,积极扩建新建停车场、充电桩。这标志着老旧小区集群将在中国城市有机体中,成为更加稳固的基石支撑起城市治理体系的基层架构。以此为契机,在改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构造全新的社区场景,推动老旧小区迈向美好新时代。

为老旧小区打造新时代的新场景

  两江新区邢家桥居民们在社区院坝内包饺子。新华网 陶玉莲/摄

  形成全新的社区场景是新时代老旧小区改造的高层次目标

  社区场景包括现代都市生活中各类消费实践、便利设施和文化环境等要素的排列组合,不同的社区场景蕴含着特定的价值取向。在现代城市中,社区不仅仅是单一的居住或生产的存在,而应是一个提供舒适便利生活、新鲜休闲体验、充满文化符号和价值理念的场域,满足着个体超越生活必需品和参与劳动生产的更高层次期待。一个社区场景,是社区内邻里关系、物质结构、多样性人群、文化观念等彼此交互融合的结果。社区场景并不等同于一定数量硬件设施的机械堆积或混搭,而是在这些设施与居住群体密切互动结合的基础上,酝酿出的具备对应风格的生活共同体。

  老旧小区改造,首先当然要“大刀阔斧”式地完成硬件更新和升级,配置更现代的道路、管线、墙面、绿化等“外骨架”基础设施。但是,这一层面的改造工作,只限于满足人群对于居住和工作的基础性需求。要使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实现真正的“焕然一新”,尤其是实现现有人群能够便捷、舒适、有趣地生活于此,还须注入文娱、休闲、友好、和睦这般“血肉式”的软性元素。因此,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启动伊始,就需要统筹规划增加哪些软硬件、如何组合这些软硬件,才能够生成符合该社区条件及发展定位的目标场景,从而将老旧小区的居住体验提升至一个更高级层次。

为老旧小区打造新时代的新场景

  北京市东高地街道西洼地社区里的学生们在参加社区围棋擂台赛。新华社记者李欣/摄

为老旧小区打造新时代的新场景

  北京市东高地街道梅源社区的居民在参加社区绿地种植活动。新华社记者李欣/摄

  为老旧小区打造全新场景的两条路径

  根据老旧小区自身情况的差异性,以及各类人群的实际需求及偏好,精细、精准地“按区施策”,打造形成多样态的社区场景,有效保持场景的高访达率和可持续性。

  一是“按区施策”,打造多样态的社区场景。根据老旧小区本身的差异性,对应打造社区场景。老旧小区的历史成因各不相同,既存在着早期的商品住宅、集资建房,亦包括情况更为复杂的单位大院、集体宿舍等。即便是同一类型的老旧小区内部,也会存在着不同状况。可以说,每一个老旧小区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独特性,有必要为其“量身定制”场景方案。这就需要调查研究老旧小区每一个类型的价值取向,汇集成为老旧小区的场景信息数据库。接着,按照场景的测量维度对老旧小区的现有条件进行赋值,计算推导现有场景的水平,得出相应的偏差,进而以该偏差为额度标尺来配备、供给新的软硬件,营造新的目标场景。如此一来,老旧小区的改造工作从一开始便紧密对接了社区的场景需求,更容易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根据人群实际需求及偏好的差异性,有效保持场景的高访达率和可持续性。从部分城市运用社区场景的尝试来看,场景形成后的稳定性成为了普遍现象。这些社区场景或是流于形式,或是人群难于真正融入其中,导致效果不彰。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多数场景的设计及建造,只是满足了管理者和设计师的“审美需求”,而对于日日实际生活于场景间的人群的活动特点和作息习性,不够适应及契合。在越来越陌生的城市生态中,老旧小区的社区场景,需要能够强化人群之间的“关系黏性”,才会为居民充分体会和应用。否则,社区对于人群就是一个居住场所、一个“睡觉的地方”,人际间的关系交往更多只能发生在社区之外。

  按照老旧小区的普遍性特点,老年群体和学龄前儿童群体多在五个工作日进行活动,工作群体和学生群体在周六周日才有空闲加入。故从比例上看,社区场景的内容要以面向“老幼群体”为主、“上班上学群体”为辅。对于有条件的老旧小区,可考虑打造若干个“大小不一”的“微场景”,在不同时间段对应不同群体的需求,以主体场景对应老幼群体、以辅助场景对应上班上学群体。社区公共空间中的主要板块专门开辟为老幼群体所用,部分改造为适合于康健、护理、用餐、书画、曲艺、园艺等用途的适老性微场景,部分营造为适合于游戏、玩耍、运动等用途的儿童友好微场景,其余少数板块则建造为锻炼、阅读等设施等为上班上学群体所用。对于条件有限的老旧小区,可考虑打造一个“可翻转式”的多功能场景,在工作日对应老幼群体,在周六周日以增添一定规模的“附件”这一形式、来对应上班上学群体。这些附件资源包括可移动、可折叠式的设施设备等,甚至来自第三方的租用、免费使用等,可以极大地节省空间和养护成本。

  城市社会生活因其与生俱来的陌生性,一直困扰着社区治理的优化、居民间信任水平的提升。而这显然又难以通过恢复到村落生活的熟悉状态来解决。经过综合平衡和研判,在陌生与熟悉这两端之间,构造一种“半熟悉”和“轻熟悉”的社区交往氛围,则是较为现实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基于优质的社区场景,尽可能吸引人群愿意、乐意从家里“走出来”,经常性地彼此交谈和互动,参与社区治理和公共生活,既克服了封闭式居住环境中“不相往来”的陌生惯性,同时对参与程度、介入程度的要求也不会过高过深,从而打消部分居民关于隐私和成本的顾虑。总而言之,通过提升社区公共空间的“社交性”,将社区公共场所开辟为新的人际交往平台,才能更好地使社区场景与居民的生活日程融为一体。

[ 责编:李澍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 依靠技术攻关和要素配置推进农业现代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