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王营)10月27日,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工程第102场活动,以“云宣讲”的方式举办。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成员、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作题为《民法典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演讲,带领公众读懂民法典。
2020年5月28号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2879票赞成、2票反对、5票弃权,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王轶认为,“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民法典的颁布,标志着我们国家和民族在经历了近代史的屈辱和磨难之后,经过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不懈奋斗,再次回到了人类法律文明的最前沿。”
民法典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要解码民法典,就要从民法典所表达的对人类所面对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看法入手。这些基本问题包括,如何看待人,如何看待家,如何看待社会,如何看待国家,如何看待人类,以及如何看待自然这几方面。”王轶指出。
“人格权编是民法典在编排体例上的一项重大创新。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作出的回应。”王轶进一步阐释到,民法典从989条到第1039条,51个条文构成单独的人格权编,对自然人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利,以及个人信息,基于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产生的人格权益进行了周到的确认和保障。
在看待“家”方面,王轶表示,民法典中诸多条文对哪些人属于家庭成员,如何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厘清与确认,而且承认每个家庭成员的平等地位、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中国人所理解的家,不是小家,是大家;不是家庭,是家族。这跟很多国家和民族对‘家’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因此民法典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
个人信息如何保护、疫情之下的合同如何履行、电梯运行和维护费用谁来承担、高空抛物怎么解决等问题,是当下社会人们所普遍关注的。王轶结合这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指出,“我们正在从工业文明迈向信息文明,这是我们所处的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民法典对此有充分的认识,并且立足中国人今天所分享的价值共识,作出了及时和全面的回应。”而这也体现出了民法典在“如何看待国家”层面的一个鲜明的立场和态度,即“当国家无须出场时,国家不得越位;当国家必须出场时,国家不得缺位”。
在王轶看来,民法典自始至终使用的是“自然人”这个概念,是希望能够在更为广泛的人类社会的范围内去发挥作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在“如何看待自然”的问题上,民法典则强调人和自然之间是相生相伴的伙伴关系,他说:“在分编中,绿色原则被进一步予以落实和体现,绿色原则已经深深渗透到民法典的每一条法律条文中。”
演讲最后,王轶总结到,民法典鲜明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就是通过借助表达对一系列人类所面对的基本问题的看法所展现的。“可以说,民法典包含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密码。”
本场活动由光明网承办,“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新闻客户端、新浪微博、西瓜视频、哔哩哔哩等平台对演讲内容进行同步刊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