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传承航天精神,建设航天强国
首页> 理论频道> 理论专稿 > 正文

传承航天精神,建设航天强国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19-07-26 17:2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精神的力量·新时代之魂”理论解读⑦】

  作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通信卫星事业部、高级政工师 张国航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98年来,我们党始终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阶段,传承红色基因,汇聚磅礴力量,取得了辉煌成就,开创了伟大事业。无论是革命精神,还是航天精神,都是中国精神与红色基因的时代表达,都在相应的伟大斗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实现航天强国梦想,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必须把这些“传家宝”传承好、发扬好。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红船到井冈山,从苏区到延安,从西柏坡到天安门,在长达28年的伟大革命中,我们党领导开展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付出了巨大牺牲,最终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伟大胜利,并淬炼了穿越时空、永不褪色的革命精神。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红旗高高飘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自豪感从政治上得到了恢复,第一大历史任务实现了。

  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到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人民解放的第一个历史任务到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第二个历史任务,我们党认识到,仍要进行长期的奋斗,仍需付出艰巨的努力。其中,科学技术是一个必须掌握、必须运用好的重要武器。毛泽东同志在1958年5月宣告,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1965年5月他重上井冈山时更是挥就了“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豪篇。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中,老一辈航天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先后围绕导弹、核弹、火箭、卫星开展大量工作,以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为标志,“两弹一星”任务陆续成功。这也从军事上,从科学技术上,从智慧、知识和能力上,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与安全感。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国际上,没有核心技术的优势就没有政治上的强势。航天科技就是当之无愧的核心技术,一方面通过自身的战略优势和对上下游产业链的效益带动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牵引军事装备、军事战略、军事体系的强大,实现对国家战略的有效支撑。邓小平同志于1988年10月专门谈到,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他告诫我们,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60多年来,中国航天持续引领科技进步,拓展太空边疆,在彰显国家成就的同时,有力地维护了国防安全,服务了经济社会发展,提振了民族士气、造福了百姓生活,让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航天大国,并正向航天强国挺进。

  航天事业须臾不可离的,是精神力量的支撑与推动。几代航天人在赓续奋斗中先后凝聚了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以及北斗精神、探月精神等。这些精神均得到不断提炼、确认与倡导,前后递进、互为整体地实现了薪火传承与发扬光大,其影响远远超出航天共同体内部,在全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战火纷飞的革命事业,到立志九霄的航天探索,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斗争,都是对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呼应与满足,都回应了具体历史和时代背景下的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了广泛的力量调动,克服了极大的困难,不仅塑造了深厚的共同记忆,更书写了历史,改变了中国,震撼了世界。从革命精神到航天精神,生发于从革命队伍到航天队伍经历的磨难、付出的牺牲与进行的拼搏,都是革命的、奋斗的、民族的、创新的精神,爱国报国一脉相承,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在精神形成、凝练、发扬和传播过程中,理想信念的能量不断积累,在激励革命者不畏牺牲、勇往无前和航天人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同时,感染并带动了千万仁人志士投身到伟大事业的各条战线中来。从红船到天安门,从“两弹一星”到神舟天宫嫦娥北斗,从民主革命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精神明灯的指引下,我们党永葆先进的本色,凝聚各方的力量,基于科学的理论,立足中国的实际,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努力战胜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党旗所向,就是航天人的奋斗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航天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蓝图已经绘就,奋进正当其时。当前,航天人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航天报国志向和航天强国信念,全力以赴开启建设航天强国新征程。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强国使命时不我待,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身处关乎国家前途的重要时刻,置身关系民族命运的关键领域,我们必须接续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弘扬航天精神,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心怀梦想、自主创新,勇立潮头、锐意进取,在建成航天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前进道路上奋力奔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只争朝夕,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精神的力量·新时代之魂”理论解读①红船精神照耀新时代

  【“精神的力量·新时代之魂”理论解读②】领会红船精神,拓展新的航程

  【“精神的力量·新时代之魂”理论解读③】大力传承、弘扬和践行焦裕禄精神

  【“精神的力量·新时代之魂”理论解读④】弘扬焦裕禄精神,凝聚新时代中国力量

  【“精神的力量·新时代之魂”理论解读⑤】焦裕禄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精神的力量·新时代之魂”理论解读⑥】以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引领新征程

[ 责编:蒋正翔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阔步迈向网络强国”互联网企业微党课

  • 何以模范 | 北疆文化系列专题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