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要关注时代的变革,通过自己的力量把具有说服力、阐释力的理论呈现在人民群众面前。”对于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徐斌来说,探求真理、传播真理、做真理的同行者是他不懈的追求。
徐斌是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全国应用哲学学会副秘书长。博士毕业后,徐斌进入北师大任教,就始终没有离开过教学一线,在讲台上一站就是近二十年。
谈及自己的教学经验,徐斌认为,教学要有“问题意识”,发现学生们关注的问题,改进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不断去解决问题,丰富深化教学内容。同时,读书也是徐斌的教学秘籍之一,在教学中他会为自己的学生开书单,鼓励他们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甚至为学生开设,并多次斩获国家奖学金、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双百奖学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优秀论文奖等。虽然徐斌现在的学生已经变成了个性独立的“z世代”,但是这些教学经验依然有用有效,他也在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实践教学与案例讨论,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在深耕教学的同时,徐斌的学术研究也取得比较大的成果。近年来,他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3项,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重大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党员干部读本)》。“将马克思主义有效传递给大众也是教师的一份职责”,在徐斌看来,有了研究成果还要将这些成果有效普及给大众,而书籍就是连接理想与现实、真理与大众的最好桥梁。徐斌根据研究内容所著的《中国改革为什么能成功》一经出版便被列入“中国出版集团好书榜”,并被评为2018年度“中版好书”,还被长安街读书会列为向党政干部推荐阅读的第一书,被评为第四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教材展示交流活动创新教材,徐斌还以此为题,受中组部有关部门约请录制了视频课程;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献礼,他撰写出版了丛书《跨越(1949-2019)》中的《理想的选择》;他还出版专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认同机制研究》,该书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出版物暨“百部好书”。
通过不断的教学与研究,在实践中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已经成为徐斌深入灵魂的信仰。在徐斌看来,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科学、深邃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对理论进行不懈探索与创新发展,以理论为指导不断探寻真理、传播真理。徐斌这么想也这么做,“这是我的追求,我也乐在其中。”(光明网记者李澍整理)
徐斌,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齐鲁师范学院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全国应用哲学学会副秘书长、理事,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理事、中国人学学会理事,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访问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主要成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主要成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新华文摘》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多篇,出版《中国改革为什么能够成功》《理性的选择》等6部著作。《中国改革为什么能成功》荣登中国出版集团好书榜,被长安街读书会推荐为年度书目第一位,被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评为第四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创新教材,有关活动被几十家媒体报道,有关内容在共产党员网和中央团校音像出版社录课。《制度建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获得中国马克思主义基金会第三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大众认同与完善发展》被评价北京市哲社优秀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