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十九大报告彰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特性

2017-10-30 19:50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2017-10-30 19:50:40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陈城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尹继武

  十九大报告系统总结了过去五年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成就和经验,进一步提炼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内涵和未来布局。近年来,中国提出了系统的新的外交理念,比如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也开展了多层次的主场外交,以“一带一路”等为代表,尝试为国际社会提供新的价值和规范。理论上的创新以及外交实践的推进,展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特性。

十九大报告彰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特性

  其一,情感等非物质性外交分量加重。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长期致力于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以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逐渐成熟,走向世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功能逐渐扩展。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的提出,表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在非物质性维度分量的增强。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也内含体系、规范和情感的构建。

  近些年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在发展和调整中,逐步将正确义利观、真实亲诚理念作为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合作的准则,将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作为周边外交方针,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关系。在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方面,积极推进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在诸多的外交理念和政策创新中,外交塑造良好关系的政治功能进一步凸显,突出情感对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目标的指向意义。

  其二,价值供给和规范创新实践增多。

  当前,中国国力的增长,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日益走向全球,但是中国的价值和规范引领能力与中国大国地位不相称。为此,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于塑造和引领国际规范理念。这突出表现在:首先,中国加强了主场外交的力度,通过自主平台进行价值和理念倡议。从G20杭州峰会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正在构建在全球治理和区域发展中的中国理念,比如平等、正义、公平、开放、多元、包容、绿色等。

  同时,新时代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还呈现出从逐步融入到塑造和创新的转变。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承认现有西方国际体系的基础上,开始了加入国际社会的进程。然而,中国自身在既有国际社会中的规范设置和话语权力与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是不相称的。因此,从融入到强调自主,塑造成为当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规范创新方面的重要变化。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意愿日益增强,特别重要的是,中国所提倡的制度体系,开始成为近些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核心发力点。比如,设立亚投行、金砖银行,创办带有自身元素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

  总体上,规范和价值的创新是未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非物质性目标之一。中国不仅有较为原则性的理念创新,在实践领域,也有相关的主场外交、全球治理议程和倡议,承载着价值供给和规范创新的功能。

  其三,维护国家利益的战略决心增强。

  当今世界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全球治理问题频发,中国以及国际社会在互联网安全、太空安全、海外安全等领域面临巨大挑战。而中国自身需要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祖国统一,并有效保护海外利益,这些都决定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维护国家利益的现实需要。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体现出我们维护国家利益的战略决心的增强。

  首先,是战略决心宣誓的增强。在当今国际社会仍存在意识形态、领导地位以及战略利益博弈的前提下,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着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的威胁。为此,维护国家的正当权益,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基本任务,任何人都不要幻想中国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

  其次,是对维权能力与手段建设的重视。在现代高科技日益发展的全球化时代,国家安全与利益的维护,需要加强建设适应现代化的军事手段和力量。中国军事现代化要求军事建设必须注重效率和质量,同时军事制度和思想以及人才培养也是不可或缺。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能力是中国国家力量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国家安全以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走向区域和全球多层次博弈的战略需要。

  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发展,系统展现了过去五年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系列新特性。总体来说,未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将会越来越聚焦于非物质性维度内涵的建设和积累,更加注重塑造情感、人心为基础的外交实践,从而有效地增强外交和维权能力,也为世界做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陈城]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