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 杨盼盼
今年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二十周年,博鳌亚洲论坛特设分论坛纪念此次危机。过去的经验表明,这绝不是为了忘却的纪念,事实上,对于危机的记忆以及教训总结,时至今日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亚洲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经贸合作。
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自亚洲金融危机结束之后至今,亚洲地区再也没有陷入到类似的全面危机之中,哪怕是在十年之前次贷危机爆发并蔓延成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时。相对而言,亚洲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增长步入低迷时仍然保有韧性。根据社科院发布的《2016世界经济黄皮书》,亚太经济体2016年的经济增速为5.4%,显著高于全球3.1%的经济增速,其中亚太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速为6.5%,比全部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平均经济增速高出2.3个百分点。亚洲依旧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和稳定器。对这一现象的解读和原因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亚洲经济的现状,展望亚洲经济的未来。
诚然,亚洲的韧性源于危机的教训为多数亚洲国家所汲取:危机之后,各国在对待短期资本流动方面更加谨慎、实施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积累外汇储备、合作构建区域金融安全网,这些举措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然而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中国在提升亚洲韧性方面扮演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作为亚洲国家重要的需求来源方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分析亚洲金融危机之前的情形,危机主要国家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韩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是亚洲区域外部国家。这些国家对美出口占总出口比重分别为14%、18%、33%、18%和16%,同期,对中国出口占总出口比重分别为4%、2%、2%、3%、8%。而2015年,这些国家对中国的出口占比分别上升至10%、13%、11%、11%和26%,对美国则下降为11%、9%、15%、11%和13%。
中国的需求在两个方面有较为显著的作用,一是增加了亚洲国家的外需来源,使得它们的经济基本面更加稳固。例如,在危机之前,这些国家的经常账户一直处于赤字状态,其中马来西亚和泰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占GDP的比重甚至达到8%-9%。而目前,这些国家在多数年份经常账户处于盈余状态,出现赤字的年份赤字规模也没有超过4%,经济基本面的韧性得以提升。二是在其他外需引擎出现问题时,中国的外需能够起到缓冲器的作用。这一点在次贷危机及随后的欧债危机爆发之后体现得非常明显。2011年前后,上述国家对中国出口的占比在总出口中的比重基本达到了一个峰值,而与此同时对美国、欧盟出口的占比则下降至低点。因此,在外部危机的非常时期,中国提供的稳定外需,为亚洲国家应对外部冲击提供了更多空间。
中国除了作为亚洲国家的重要外需来源,其本身的发展也是亚洲地区韧性的重要来源。以东盟10+3这一区域情形分析,中国GDP的绝对规模占比从1997年的约三分之一上升为2016年的约三分之二;而从经济增速的贡献来看,中国经济增速贡献占比从1997年的59%上升至2016年的77%。中国本身的经济增长为亚洲地区的稳健做出了重大贡献。
此外,因为区域内价值链的发展,中国向亚洲区外的出口也可以转变成为对亚洲区内国家的需求,根据OECD-WTO增加值贸易数据库,中国出口至全球的商品中,来自于东盟国家的中间品投入占所有外国中间品投入的10%,来自于东亚国家的中间品投入占比约30%,这些都将转化为对亚洲地区国家中间产品的真实需求。
展望未来,中国仍然是亚洲地区稳定的一个重要来源,而其提供稳定支持的渠道也有望进一步拓展:
一方面,中国将继续发挥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中国仍将作为亚洲乃至全球重要外需来源,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三五期间,中国将实行积极的进口政策,向全球扩大市场开放。中国还将加快亚洲区域内的自由贸易区建设,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维护贸易渠道在稳定亚洲地区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
另一方面,从实体经济的支持延伸至金融领域的支持。中国正在建立区域金融安全网领域发挥更积极作用,推动将清迈协议多边化机制做实,使之真正为本地区提供流动性。在资本流动方面,中长期资金对于亚洲地区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积极作用更为显著。中国积极推动亚洲债券市场建设,解决亚洲国家对外融资中面临的期限和货币双错配问题;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参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开发银行建设,发挥丝路基金作用,有助于亚洲国家解决基础设施融资瓶颈问题,提升经济潜在增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