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宋扬
十九大报告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以及胸怀全球的国际视野。其中报告中关于脱贫攻坚的表述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由此可见,报告对脱贫攻坚的要求既强调大扶贫格局,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对脱贫攻坚工作提出的新的战略要求,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智慧。
习近平同志2013年11月在湖南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自此习近平在各地调研时多次提及这一理念,并于2015年提出,扶贫开发工作要做到“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并将精准扶贫概括为“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十八大以来,《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关于印发〈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的通知》等陆续出台,对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和工作机制等方面做了详尽部署。应当说,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指导思想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对于贫困治理工作的指导性思想,是提高扶贫效率、转变扶贫方式的重要举措,是脱贫攻坚时期的重要理论武器。在精准扶贫思想的指导下,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
在精准扶贫的基础上,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大扶贫格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后的又一重大的理论创新。所谓“大扶贫”,在我看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精准扶贫的“大”流程管理。扶贫工作涉及的环节众多,包括贫困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是一个全过程工作,应该系统开展。在精准扶贫的指导下,很多地方都实施了多项扶贫工程,例如有些地方实施了产业扶贫工程,为贫困户养母猪提供补贴,但却忽视了之后的技术培训和猪仔销售问题。只有坚持大扶贫理念,形成扶贫项目制定--项目执行--项目评估--项目改进的完整闭环,扶贫项目才能更加精准,具有可持续性。
二是精准扶贫的“大”部门合作。扶贫工作涉及众多职能部门,需要完善多部门联动机制,才能有效推进各项扶贫工作的开展。各级政府在成立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还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加强部门间的有效配合,尤其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更应该加强部门间的联动机制建设。同时,应该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帮扶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编织牢固坚实的社会扶贫网。
三是精准扶贫的“大”区域协作。脱贫攻坚绝不只是贫困地区的工作,更需要富裕地区的大力协助。大区域协作要求各地区开展多层次扶贫协作,建立东部富裕地区与西部贫困村、贫困户的精准对接机制,确保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资金支持精确瞄准贫困人口。同时,拓展扶贫协作途径,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富裕地区人才、资金、技术等向贫困地区流动,这样才能更好完成西部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任务。
总之,在脱贫攻坚战的决胜阶段,大扶贫与精准扶贫并不矛盾。大扶贫格局是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必要要求,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理论武器,符合我国当前脱贫攻坚决胜阶段的实际情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